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关于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应用与研究,目前,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英语教学的基本操作形式在中国是课堂教学。那么,运用情境教学法于英语课堂,营造英语教学氛围,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是英语的学习形式之一。情境教学是通过实物,挂图,简笔画,表演,多媒体等艺术手段再现教材,提供情境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情境教学法特点是言,行,情三者融为一体,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强调学习的社会性质。重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社会相互作用对学习的影响。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教师应如何积极的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创造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如何使学习者将要学习的内容与有关的亲身经历联系起来?即教师如何通过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获得审美的乐趣,探索的乐趣,道德向上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要的活动。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theory of mediation)认为,自出生起儿童的学习就受到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成人的干预和影响。他把这些在儿童学习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叫作中介者,对儿童有重要意义的首先是父母,其次是老师。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儿童提供和组织在他们看来是合适的刺激,用他们认为最有利于促进学习的方式呈现这些刺激。教师作为中介者,是帮助学生获得发展和进步,学会学习,以及应对各种挑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情境教学法强调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把书本知识变成活灵活现的语言,把生活与书本知识联系到一起,使学生体会到“乐中学,学中乐”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