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蛋白前体通过上调TβR I/TGF-β/Smad3通路信号促进BLM诱导的皮肤纤维化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fusion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颗粒蛋白前体(PGRN)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和病理功能的自分泌生长因子。之前的报道证明颗粒蛋白前体可以增加伤口愈合处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并激活某些癌症中的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由于硬皮病(SSc)是一种典型的纤维化相关疾病,因此,我们推测PGRN可能在 SSc 中作用。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阐明颗粒蛋白前体在博来霉素(BLM)诱导的硬皮病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本研究首先收集6例硬皮病患者以及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了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PGRN 的表达;并采用皮下注射博来霉素(BLM)的方式建立硬皮病模型,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实时定量的方法检测小鼠模型中皮损处PGRN的表达。
  通过皮下注射博来霉素的方式在野生(WT)小鼠和 PGRN 缺陷(PGRN-/-)小鼠中建立硬皮病动物模型,然后获取注射处皮肤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以及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分析来评估皮肤纤维化程度,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分析成纤维细胞的激活程度,以及免疫印迹分析TβR/Smad3/CTGF通路激活情况。
  选择Smad3特异性的抑制剂SIS3处理WT及PGRN-/-小鼠并建立硬皮病模型,对WT及PGRN-/-小鼠皮损进行病理学分析以及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分析来评估皮肤纤维化程度,并检测Smad3的磷酸化水平。
  体外分离并培养小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免疫印迹分析外源性PGRN对小鼠真皮成纤维细胞TβR Ⅰ表达的影响,以及对Smad3磷酸化的水平的影响。
  结果:相对于健康对照者,硬皮病患者血清中PGRN水平显著增加(p<0.05);并且硬皮病模型小鼠皮损处 PGRN 表达也较正常组织显著增加(p<0.05)。在用WT和PGRN-/-小鼠建立的硬皮病模型中,相对于 WT 小鼠,PGRN-/-小鼠皮肤真皮厚度更薄(p<0.01),脂肪层厚度更厚(p<0.05),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减少(p<0.05),成纤维细胞激活数量也减少(p<0.01),提示PGRN-/-小鼠皮肤纤维化程度降低。WB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PGRN-/-小鼠皮肤TβRⅠ/Smad3/CTGF通路的TβRⅠ、p-Smad3和CTGF含量显著降低(p<0.05, p<0.001, p<0.01),提示该通路的激活程度降低。用SIS3处理小鼠后,PGRN-/-小鼠皮肤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几乎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而 WT 小鼠未见明显变化,并且该结果与皮损处Smad3磷酸化水平变化一致。在体外实验中,外源性加入PGRN到小鼠真皮成纤维细胞中,TβRⅠ表达和Smad3磷酸化水平较未加入PGRN者显著增加(p<0.01, p<0.05)。
  结论:本研究证实PGRN在硬皮病动物模型中起着促进皮肤纤维化的作用,且主要通过TβRⅠ/TGF-β/Smad3信号通实现。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右肾上周间隙侵犯病变的肝外侧枝血供来源。  方法:收集我院 2012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右肾上周间隙侵犯病变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的患者29例,观察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肝功能Child分级、肿瘤大小
目的:  细胞内丝氨酸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外源性丝氨酸摄取和内源性从头合成丝氨酸。内源性从头合成丝氨酸是通过磷酸甘油酸合成丝氨酸的途径,它是一条代谢旁路途径,是糖酵解途径的分流。虽然它可能减少肿瘤细胞的能量合成,但它可能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很多快速增殖的癌细胞中,从头合成丝氨酸途径中的关键酶PHGDH(phosphglycerate dehydrogenase)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学位
目的:通过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NOSESIV式)中高位直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近期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的最佳手术治疗途径。  方法:选择重医附二院胃肠外科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38例中高位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患者,经直肠取标本(实验组或观察组);选择40例同期行传统腔镜手术且具有可比性的为对照组,比较其相关临床资料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2例中转开腹
学位
目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激活引起的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的M1型活化是肝移植缺血再灌注的关键节点,但具体机制不明。此外,肿瘤坏死相关因子1(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factor 1,TRAF1)是NF-κB通路的重要调节者,但其在肝移植缺血再灌注背景下的枯否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和机制并不
学位
第一部分:NDP-MSH在ICH后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检测黑皮质素受体 Mc1r 在小鼠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后的表达变化。探讨NDP-MSH在小鼠ICH后脑损伤的作用。  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射法建立 c57BL/6 小鼠 ICH模型,并分别在ICH后6 h、12 h、24 h、72 h、7 d断头取脑,收集血肿周围组织,用蛋白质印迹法(We
学位
目的:  探讨七氟烷是否有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其可能涉及的机制。  方法:  人乳腺癌细胞悬液分为4组:C组(对照组),S组(七氟烷组),H组(HIFU组),H+S组(七氟烷联合HIFU组)。不同方式处理细胞后,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采用 CCK-8 法和姬姆
学位
目的:探讨研究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眼表功能的影响,比较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人群与未配戴人群之间眼表功能的差异,观察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人群的眼表状态,并探讨睑板腺功能在角膜接触镜相关干眼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体检的60名青年人群(120只眼睛),并分成两组。对照组由30人组成,无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史,其中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
背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病,治疗效果差。其中湿性AMD(nAMD)是其致盲的主要类型,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早期发现、早期预防nAMD的方法。通过蛋白质组鉴定nAMD相关蛋白标志物的方法为其提供了可行的手段。泪液作为眼表循环的液体,已有研究表明泪液蛋白质组学研究能够很好的反应眼部及系统性疾病的
【目的】肾素-血管紧张系统(RAS)在高血压、心肌肥厚(cardiac hypertrophy)及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已被充分肯定,其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AngⅡ)是致心肌肥厚的重要刺激因子。细胞内钙增加可致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不清,但近年发现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信号通路(signaling pathway)介导心肌细胞内钙增加为导致心肌细胞肥大的重要通
学位
目的:探讨miR-15b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和HL-60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用 1 μM 的 ATRA 分别处理 NB4 和 HL-60 细胞0h,24h,48h,72h 后, qRT-PCR 检测 miR-15b 的表达;将 miR-15b mimics/scramble和anti-15b/anti-con分别转染进NB4和HL-60细胞后,同时在A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