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出个体化的营养指导方案,改变患者饮食习惯。本研究旨在评价个性化营养指导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方法:筛选1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例均来自于吉大四院血液净化中心,入组的患者行规律透析治疗三个月以上且病情稳定。通过问卷调查、体检及血液生化检验了解评价患者营养状况。采取责任护士分组管理,组建健康饮食教育团队,进行系统个体化饮食教育,干预11个月后,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患者一般情况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资料方差齐者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40例研究对象中,男性68例,占总人数的48.6%,女性72例,占总人数的51.4%。2.选取1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年龄30~82岁,其中年龄小于60岁者53例;大于60岁的患者87例,占总调查人数的62.1%。3.研究对象中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55人,占39.3%;初中33人,占23.6%,高中29人,占20.7;大专及以上23人,占16.4%。4.被调查者中离退休人员占多数,为35人(25.0%);其次为家务人员,为24人(17.1%);依次为工人(15.7%)、行政人员(14.3%)、专业技术人员(8.6%)、其他(6.4%)、医务人员(0.7%)。5.被调查者中家庭年人均收入在3000-4999之间者居多,为76人(54.3%),其次为5000-7999元者26人(18.6%),8000-11999元者6人(4.3%),≥12000元者8人(5.7%),6.在140例透析患者治疗中,慢性肾小球肾炎47例(33.6%),糖尿病肾病35例(25%)、高血压性肾病33例(22.1%)、肾小管间质病变14例(10%),其他13列(9.3%)。7.根据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估患者的状况,营养不良发生率为82.1%,其中正常营养(≤10分)25例,占17.9%;轻中度营养不良(11~19分)102例,占72.9%;重度以上营养不良(≥20分)13例,占9.2%。8.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能量、蛋白质摄入水平均低于正常范围,其中能量摄入情况:<60岁男性为29.36±4.68,女性为28.08±3.72,≥60岁男性为29.34±4.61,女性为28.42±3.98,能量摄入低于正常范围患者为98人,占70%;蛋白质摄入情况:男性为0.88±0.27,女性为28.08±3.72,低蛋白患者84人,占60%;水的摄入量基本在正常范围,其中男性为1080.26±262.04,女性为848.45±199.26,摄入正常者127人,占90.7%;钾的摄入水平偏低,其中男性为3.20±0.34,女性为2.94±0.35,钾摄入水平偏高患者101人,占72.1%;钠摄入水平偏高,男性为14.92±0.19,女性为13.06±0.28,钠含量高的患者88人,占62.9%;钙的摄入量男性在正常值范围为1045.47±227.45,女性偏低为564.63±179.06,其中钙摄入在正常范围者69人,占49.3%;磷的摄入情况在正常范围内男性为945.6±224.48,女性为855.43±203.76,磷摄入量在正常范围者121人,占86.4%。9.研究对象透析患者体重指数处于正常范围内为79人,占56.4%;低体重10人,占7.1%;肥胖患者7人,占5.0%;超重患者44人,占31.5%。10.研究对象干预前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三头肌部皮褶厚度(TSF)均低于正常值范围,其中AC指标:男性<45岁为20.83±3.70(cm),≥45岁为18.41±3.16(cm),女性<45岁为19.10±0.81(cm),≥45岁为15.57±2.93(cm);AMC男性为16.62±2.63(cm),女性为18.04±2.91(cm);TSF男性为4.44±3.55(cm),女性为9.53±4.33(cm)。其中在正常值范围AC占25%,AMC占11.4%,TSF占19.3%。11.患者干预前处于高磷状态,血磷测量值为1.87±0.41,其中高于正常值患者占42.9%;血钙测量值为2.23±0.19,在正常值范围内;甲状旁腺素高于正常值范围患者占50%;白蛋白营养总体状况良好。12.个体化营养指导过程中,由于患者依从性差,140例患者,经过11个月后的指导,剩下124例患者。比较前后的营养素摄入情况,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增多,摄入水量减少,钠、钾、磷摄入量明显减少,以上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摄入钙值变化不大。所有指标均有接近正常值的趋势。13.研究人群其他人体测量指标干预后AC,AMC,TSF测量值均有提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4.比较干预前后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干预后的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的血磷水平,i PTH也比干预前下降,干预后白蛋白升高,以上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血钙具有上升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后的血磷降低,达到正常值人群占53.2%、白蛋白有所上升,达到正常值人群占79.0%,且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前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体重指数、其他人体测量指标(AC、AMC、TSF)、生化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状态;2.干预后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其他人体测量指标(AC、AMC、TSF)、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使营养不良得以改善;3.进行个体化营养指导,可纠正患者某些营养素摄入不合理的状态,提高患者健康饮食的知识水平,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