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v_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收集的172例中风后便秘(Constipation after stroke)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探索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相关致病因素及其用药规律,以期为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纳入符合标准的病例共172例,获取纳入病例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运用Excel软件建立相关数据库。运用SPSS21.0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视情况分别采用频数分析、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一般资料分析:①性别:本研究纳入病例的男女比例约为1.82:1,且男性患者中风后便秘的发生率高于女性;②年龄:老年患者发病率最高;③发病季节:以夏季最为多见;④病程: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的患者最易发生本病,按发生本病的人数由高到低排序,则中风后遗症期(91例,占52.9%)>中风恢复期(55例,占32.0%)>中风急性期(26例,占15.1%);⑤中风类型:中经络患者161例,占93.6%,而中脏腑患者较少,共11例,占6.4%。
  2.证型分析:①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肺脾气虚证(49例,占28.5%)、津亏血少证(40例,23.3%)、肠道气滞证(30例,17.4%)、肠道实热证(24例,13.9%)、脾肾阳虚证(13例,7.5%)、瘀血阻滞证(8例,4.7%)、痰湿壅盛证(8例,4.7%);②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段或发病季节之间无明显关联(P>0.05),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构成无显著差异(P>0.05);③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其中风分期存在差异(P<0.05);④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其中风类型存在差异(P<0.05)。
  3.用药分析:从总体上看,治疗用药的性味上以辛、苦为主,配伍多和以甘药,寒温并用,归经多属肺肝、脾胃和心肾经。①本研究发现出现频次较高的40味常用中药依次为:甘草、白芍、川芎、半夏、茯苓、大黄、当归、白术、火麻仁、柴胡、天麻、陈皮、牛膝、黄芪、酸枣仁、郁金、生地、丹参、枳实、麦冬、石菖蒲、黄芩、厚朴、枳壳、远志、党参、知母、珍珠母、瓜蒌、太子参、夏枯草、肉苁蓉、桃仁、麦芽、玄参、龙骨、黄精、砂仁、红花、苦杏仁;②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825次)>化痰药(424次)>活血化瘀药(391次);③通过分析各证型常用药物,每种证型的常用药基本与其病机相契合,符合该证型临床常用方剂组方用药规律。
  结论:
  1.本研究发现中风后便秘中医证型中,瘀血阻滞证和痰湿壅盛证是本病不同于便秘分型,独有的两种证型;组方用药以活血化痰贯穿始终,与本病特有证型和病机相对应。
  2.本病中医辨证分型复杂多样,其中肺脾气虚证、津亏血少证、肠道气滞证是最常见的三种证型。
  3.本病常与肝、肺、脾胃密切相关;其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主要病机为津血不足、肺脾气虚,气滞化火、血瘀痰盛;治疗以通腑泄浊、润肠通便为主,视具体情况灵活佐以行气导滞、活血息风、化痰利湿等法,故其用药也须与证型相对应。
  小结:中风后便秘证型复杂,其证型分布与中风类别不同有关,例如中脏腑者往往痰湿壅盛证居多,而受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小。中风后便秘从病性来看是一种本虚标实,以虚为主的疾病,因此在治疗上始终应当注意活血化瘀及健脾化痰。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小儿感冒症状及体质的调查,判断其兼夹证及体质类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儿童感冒的辨证、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以2019.03--2019.12期间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感冒患儿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小儿感冒兼夹证与体质的关系。  结果:①一般资料:240份病例中,男性患儿107例,女性患儿1
学位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西药对照组和玉屏风加地龙、红景天联合西药试验组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益气解表宽中扩容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本实验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1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烟台市中医医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照全球GOLD指南进行常规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血瘀水停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治疗组B及治疗组C三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A给予西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B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振阳救心汤,治疗组C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温阳利水汤,治疗4周后,用SPSS23.0软件对三组患者中医症状、相关检查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系统分析。  结果:治疗前三组间在各项观
目的:本课题以益肾养心汤为代表运用益肾养心安神法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失眠的患者,通过对本课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来证明益肾养心安神法可以安全并且有效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从而起到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作用,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方法:本试验选取了67例符合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失眠的患者,且辨证属于阴血亏虚证,经过2周的洗脱期治疗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
目的:通过健脾滋肾化浊法对于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客观评价其效果和安全性,并且讨论健脾滋肾化浊法对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治疗理论和优势所在,阐明中医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有效性,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治疗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加深健脾滋肾化浊法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理论基础,为指导进一步综合治疗提供可靠数据。  方法:根据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纳入的60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
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宣白承气汤加减对肺热腑实型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临床疗效,为在临床中治疗黎明现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在糖尿病教育、定时定量饮食、同等强度运动、个体化治疗方案等的基础上,对照组保持原有治疗方案不变,试验组在原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汤剂宣白承气汤加减。两组观察疗程为2周(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姜春状主任医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临床用药经验总结,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分型判断及遣方用药情况提供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7年-2020年威海市中医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案例,填写设计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病例》调查表,根据调查表情况,分别研究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病理分
目的:通过观察归脾汤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常规相关指标、生存质量、中医证候评分及毒性反应等方面的影响,探讨归脾汤在减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面的优势。  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试验组用药为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联合归脾汤,对照组仅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血常规
学位
目的: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OSAHS合并COPD即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中医证候规律及相关性指标的联系,以期丰富重叠综合征现代辨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的危险因素及卒中后癫痫与中医证型、证素之间的相关性;回顾关于卒中后癫痫的文献记载,探讨卒中后癫痫发生的病因病机。  方法:收集2015年-2020年1月在潍坊市中医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08名)和卒中后癫痫患者(112名)的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血压情况、卒中类型、卒中病损部位及中医证型、证素等与卒中后癫痫间的关系,探讨相关因素与卒中后癫痫发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