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雁门关畜牧生态区建设中实施了封山育林全面禁牧,晋北等地的羊养殖变为舍养,而晋北一带丰富的玉米秸秆和柠条等灌木类植物且不能直接用来喂羊,羊的饲草缺乏已成为羊养殖生产中的主要问题。研究中我们创新了一种仿牛胃反刍蠕化加工装备,对玉米秸秆和柠条等茎秆类植物进行前期仿反刍蠕化加工,使其改变性状与品质,达到羊能食用和消化的饲草要求。为此首先需要针对装备设计研究这类植物饲草转化利用的仿反刍蠕化加工工艺,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了如下研究。1、玉米秸秆蠕化加工试验研究,利用物理粉碎、化学酶解和生物降解等方法对玉米秸秆进行处理,实现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使其转变成更好吸收利用的饲草,研究以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为酶解物,并加入适量的秸秆发酵剂,在抽真空青贮袋中发酵酶解干燥后进行相应的含量测定,同时利用DFCCS型双外流动态瘤胃培养系统,对颗粒料进行仿牛瘤胃发酵处理试验,并测定了PH、VFA、NH3-N、DM、OM、CP、NDF和ADF等含量。2、柠条蠕化加工试验研究,采用与玉米秸秆蠕化加工相同的试验方法,并仿照上述试验步骤进行同样的处理和试验指标含量测定。3、蠕化加工工艺优化,以上述玉米秸秆和柠条茎秆蠕化加工试验为基础,对玉米秸秆和柠条茎秆的作用参数,酶解发酵温度、纤维素酶最佳用量、木聚糖酶以及海星微贮王等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获得最优的玉米秸秆和柠条茎秆蠕化加工工艺参数,为仿牛胃蠕化加工试验研究提供了参数选择范围。4、仿牛胃蠕化加工试验研究,在蠕化加工工艺参数优化基础上,以最优参数分别对玉米秸秆和柠条茎秆进行处理,蠕化处理后按饲料精粗比1:1配制并制成饲料颗粒,在DFCCS型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中进行仿牛胃蠕化加工试验研究,并对发酵液的PH进行连续测定,采集发酵液后进行VFA和NH3-N的测定,发酵完成后测定颗粒饲料和食糜的DM、OM、 CP、NDF和ADF的含量,以获得表观消化率,可表达该方法对上述两种植物茎秆饲草转化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玉米秸秆、柠条茎秆进行的蠕化加工工艺参数优化试验,和仿牛胃蠕化加工试验研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探索了新的加工方法,可为这两种植物茎秆蠕化加工装备的研制,以及同类植物茎秆饲草转化和羊饲喂利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