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蛙》及其译本《蛙鸣》中的隐喻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er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利用已知、熟悉的概念去认识未知、陌生的概念,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所不可缺少的工具。隐喻是一种融合在体验和文化中的语言,每个民族的发展历程、文化特征、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的不同造成了不同语言中的隐喻映射也有所差别。所以在翻译隐喻时最大的难题就在于如何克服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障碍。本文以莫言小说《蛙》及其日译本为研究对象,选用中文日文同时为隐喻的例句进行对比,(中文或日文只有其中一方有隐喻而另一方无隐喻的例句不在本研究范围内)分析在词汇隐喻和语篇隐喻中两种语言的对应性。并由此推测出两个民族文化的对应程度。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隐喻、隐喻翻译的研究基础上,从词汇和语篇两个视角入手,采用原文译文同步对比的方式,考察两种语言在同为隐喻时呈现怎样的对应状态。在词汇隐喻对比中,按照莱考夫的分类从从实体隐喻、空间隐喻以及结构隐喻三个方面,对原文和译文进行隐喻例句的统计。在每一个类别中分别举例说明原文译文相对应的隐喻、部分对应的隐喻以及不对应的隐喻,同时从物理相似性、心理相似性等方面分析成因。在语篇隐喻对比方便,本文在有关语篇隐喻研究的指导下,从译者的翻译策略入手,探讨译者选择不同翻译策略的内在动因,以及根据日本文化的特征来推测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否能在译文读者心中再现原作者的隐喻思维。与此同时,本文更加详细地统计了原文译文中隐喻的对应率,并从对应率的高低可看出中日文化在不同的领域中有不同的对应程度。在此基础上,从文化和自然地理来分析《蛙》原译文中隐喻对应状况的成因。文化方面从社会习惯、文学、宗教等角度,自然方面从中日两国相似或不同的地理环境的角度来总体说明中日文隐喻对应程度的原因,另外也从本篇小说的具体情况出发,阐述了《蛙》中隐喻对应程度较高的原因。而且,笔者对译本的翻译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将策略分为始源域的对等映射、始源域的归化映射、始源域移植与始源域的省略四种。同时结合了隐喻认知理论,对比原文和译文中隐喻,指出译文在翻译隐喻时的优点及缺点。本文认为,小说《蛙》原文与译文的隐喻对应程度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日两种语言文化在思维模式、价值观、认知特点等方面存在比较高的一致性。另外,对于译者在翻译隐喻时所采用的策略,笔者通过对其选择动因的探讨、结合日本文化文学以及社会背景的研究,认为本篇小说译本基本可以将原作者的隐喻思维再现出来,但有的地方应该再添加适当的注解来辅助译文读者理解。通过对翻译策略的统计,可发现使用最多的翻译策略是始源域的对等映射,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日两国在文化上存在着较高的一致性。此种策略可以在传达原作者想法的同时,为译文读者带来与原文读者大概相同的审美感受,但是反过来,如果在翻译含有特殊文化意义的隐喻时强制移植始源域的话,可能会给译文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逐渐增多,以怀旧叙述策略为主的电影题材,已成为日前电影环境下争相效仿的主题。电影《老炮儿》则是从市井阶层的普通人物“六爷”出发,以“说理儿”这一
新闻通讯是新闻文体的一种。一篇新闻通讯通常围绕读者所感兴趣的某一个话题展开。新闻通讯通常由报社、俱乐部、教堂、社团或者公司发表,关注读者感兴趣的话题。一般来说,新
基于1979-2014年中国降水资料和欧洲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相关分析、小波分析、合成分析、差值分析等方法,重新计算了由Cao定义的南亚季风和东亚季
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荣河县市场结构从广泛性成长到集约性成长的转变。但灾害的打击和新棉种的推广使集市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而适应棉花季节性生产和交易的庙会市场则得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也日益频繁,翻译作为对外交流和国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需求量亦与日俱增。口译作为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
以土壤孔隙度增加率和土面抬升量为深松效果评价指标,对一种新的旱地深松方式——气压深松高压气体压力的选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容重为1.4g/cm~3的犁底层,深松气压
从1982年7月~1992年6月采用15种不同的轴型皮瓣、肌皮瓣移植或移位修复由创伤、慢性溃疡或肿瘤所致软组织缺损、肌腱骨骼外露创面94例,成功89例,术后功能和外形较好,效果满意。本
为了完善红香芋育苗技术体系,培育健壮幼苗,研究了基质配比、有机肥添加比例、营养钵体积等育苗关键因素对红香芋幼苗生长及球茎产量的影响。试验以地方品种"建昌红香芋"为材
网络更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娱乐等方面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对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极大,当前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很多
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机电工程系和电子研究实验室控制论专家(L.A.Zadeh)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的“模糊集合论”一文中率先提出了“模糊”概念,并将其广泛地用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