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生荥经枇杷茶树是我省珍贵而又稀少的茶树种质资源之一,分布在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一带,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化和选择所形成,具有丰富的遗传背景。本研究通过在原产地进行实地调查,初步了解了野生茶树的树型、叶片、花果等形态学性状特征,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特异性的野生大茶树类型。根据对茶树形态性状第一主分量分析贡献最大者的树型和叶尖、第二主分量分析贡献最大者的花瓣数和花柱分裂数,再结合叶脉对数、锯齿对数等,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五种不同类型(依次编号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的枇杷茶树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性状、叶片解剖结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制茶适制性和染色体核型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生荥经枇杷茶树主要分布于N29°50.783’-N29°50.947’、E102°49.374’-E102°49.579’、海拔923-1146m的自然群落中,种群内变异类型较多,遗传背景复杂,资源较丰富。本实验重点观测了五个类型的植物学特征(外部形态、新梢物候期与生长量、叶片解剖结构等),观测结果表明,野生荥经枇杷茶大茶树的树型以乔木型为主,小乔木和灌木也占有一定比例;叶大且叶片革质,叶形以椭圆形为主;芽叶较肥壮,但发芽密度比较稀;花大,其柱头分裂数为2-5裂,均为浅裂;子房上多数有茸毛,且雌蕊高于雄蕊;果实坚硬,果皮较厚,种子形状以似肾形居多,且具有一些野生大茶树的典型性状特征。综合树型、叶尖、叶片解剖结构及子房茸毛的有无等方面,可以初步判断野生荥经枇杷茶属闵天禄分类系统中的大理茶。不同类型间植物学特征具有差异性,以所具有野生大茶树的典型特征鉴定,其中,Ⅱ类茶树较原始些,Ⅳ和V类茶树已有一定程度上的演化,并存在多数过渡类型茶树。分析叶片解剖结构,Ⅲ类茶树的抗逆性相对最强。(2)观测了不同类型茶树的春、夏、秋梢的主要生化成分与红、绿茶制茶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枇杷茶树新梢的主要生化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有一定差异,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含量范围为2.99±0.11%-4.45+0.16%,茶多酚含量范围为25.18±4.43%-35.75±0.52%,咖啡碱含量范围为3.11±0.01%-4.48±0.04%,水浸出物含量范围为37.02±6.06%-44.94±3.40%,儿茶素总量范围为90.78±7.28mg/g-158.28±4.03mg/g,酚氨比为5.85~9.87。结合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酚/氨值及感官审评结果可推论,Ⅳ类枇杷茶树新梢的儿茶素品质指数及氨基酸总量均较高,适制绿茶;Ⅲ和Ⅴ类枇杷茶树的夏梢茶多酚含量和秋梢的茶多酚含量相对较高,属于高茶多酚含量的茶树资源,较适宜制作红茶,可作为红茶品种的选育材料。部分材料可以作为选育高茶多酚资源等特异成分的育种材料。(3)以萌发根为材料,参照去壁低渗法对荥经枇杷茶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五种类型枇杷茶树染色体形态表现出多样性,但均属中小型染色体,核型公式均为2n=2x=30=22m+8sm,属Stebbins标准中较原始的2A型。根据平均臂比、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核型对称性程度、核型不对称系数等分析推断,Ⅲ类枇杷茶树较为原始,Ⅳ和Ⅴ类枇杷茶树进化程度则相对较高。根据Stebbins理论,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染色体核型是由对称性向非对称性演化的。据此推论,野生荥经枇杷茶大茶树正在从原始类型向进化类型转变。(4)综上,野生荥经枇杷茶树在形态特征、遗传基础等方面由野生型到栽培型发生了连续的、渐近的变化,并表现出较为丰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