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靖易学哲学思想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b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文靖作为一名儒学学者,一方面以弘扬儒家学说为己任,另一方面,他涉猎广泛,学术作品涉及历史、地理、天文等方面,这也反映了当时乾嘉学派研究风气,利用对文献的训诂,来发掘更古典文献背后更深层次的学术价值。第一章介绍了徐文靖的易学哲学的基本观,从整体上来说,徐文靖认为《周易》是作为卜筮之书而存在的,但是徐文靖确认为它义理的价值远远大于卜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徐文靖对于象数的否定,他的易学思想就是利用汉学的训诂方法来复兴宋学,对于象数,他采取客观的态度,比如对于卦变说和取象说,文靖就采取否定的态度,他认为卦变和取象说恰恰反映了象数的局限性,象外生象,只能让《周易》变得更加繁琐。但是对于郑玄的爻辰说,徐文靖却又采取认可的态度,这大概是和他的学术研究背景是相关的。接下来在第二章中,在了解了徐文靖易学哲学基本观的基础之上,文章对徐文靖的宇宙本体论进行了概述。他把太极视为宇宙的根本存在,是物质的气,他认为太极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而无极只是对太极的状态描写,一阴一阳之道是气之条理,进而批判了朱熹理先气后的观点。宇宙之道,万物生化之理就蕴含在一阴一阳之中,气中有理,理为气之条理,而非如朱子所言气外别有一理,理气是一体,不可分割的。儒家学者的宇宙本体论并不是纯粹的形而上学,往往是为了给现实中的伦理思想提供一个形而上的哲学支撑。第三章阐述了徐文靖的心性论。他的心性论是建立在气化论的基础之上,认为人性是从天禀赋而来,也就是来自于太极,太极不仅演化出了具体的宇宙之存在,同时人性也是从天禀赋而来,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每个人的先天之性都是纯善的。但是现实社会中,人性是存在善恶不同的,徐文靖解释说这是由于每个人的气禀不同而导致的。很显然,徐文靖的性命之说继承了张载的观点。第四章对徐文靖的政治伦理学说进行了介绍。徐文靖的社会伦理思想是以《周易》哲学系统中阳尊阴卑为基础的。同时,徐文靖的伦理说也是和《周易》的爻位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周易》的爻位本身就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模拟,不同的爻位象征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地位,在这些爻位中,中位应该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这也是对儒家中庸思想的一种体现。同时,趋时也应该是君子所具备的素质,应该根据外界的环境和自身的实力,主动积极的做出调整,实现更理想的自我发展。最后对徐文靖的哲学思想做了总结,总体而言,他是利用汉学的方法来复兴经典文献背后的义理之说,广纳众家之言,但是尊程子较多。他处于乾嘉学派鼎盛时期,虽然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贡献,但是于乾嘉之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其他文献
王阳明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其学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阳明在全面总结、反思宋代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对先秦儒家典籍四书五经进行了创造性地融汇与诠释,构建了富有深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是杜威的科学观产生和成熟的思想酵素。杜威认为科学的本质是一种控制和利用自然世界的工具,它是一个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
STATCOM以快速无功控制稳定电压,但缺乏协调配合会产生交互影响。采用模态分析与相对增益矩阵(relative gain array,RGA)结合的方法进行交互影响分析,借助精确反馈线性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