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运动会的开展不仅能对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工作起到一种检验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培养学生全民健身意识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因此,学校运动会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在“举国体制”的影响下,我国学校运动会主要以田径运动会为主,虽然学校运动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的这种学校运动会模式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忽视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济南市各个区、县等34所中小学的学校运动会模式进行探讨与研究,并构建健身性运动会模式,为济南市中小学学校运动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对策,为其今后更好的举办运动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34所学校都能够定期举办运动会,部分学校对运动会进行了改革,比赛项目设置多样化,有效延长比赛时间,参赛对象由学生转变为学生、老师、家长及社区人员共同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在调查的34所学校中,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在赛前都没有接受科学系统的指导与训练;学校领导老师重视开幕式而忽视了闭幕式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有94.1%的学校运动会开展持续时间过短;不仅限制了比赛人数,而且限制了比赛项目;从调查的学校运动会项目设置来看,大部分学校运动会以田径项目为主,趣味项目与集体项目相对较少,还有部分学校设置了对技术性、竞技性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比赛项目,增加了比赛的危险性;传统的运动员参赛报名的要求,违背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在场地、器材设施方面,小学和初中运动会场地资源相对于高中的运动会场地资源来说比较匮乏;52.9%的学校运动会只奖励前三名运动员,奖励名额较少,评价奖励方法单一。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建议:深入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领导老师应转变传统观念,重视运动会对学生的教育意义;运动会比赛时间灵活化,并有效延长比赛时间;精选比赛内容,改革比赛方法,开展集趣味性、竞技性、健身性、多样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会,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应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运动会场地、器材设施条件;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奖励机制;加大运动会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