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网密度的研究是实施“一带一路”愿景之互联互通倡议的基础工作。“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多极化、信息化的趋势,牵连着蓬勃发展的亚太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带动中间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从而促进区域合作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发地理信息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以高丰富性、强时效性以及完全免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权威、学术机构。本文选用自发地理信息OpenStreetMap(OSM)道路网数据,运用MATLAB的计算能力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究了“一带一路”陆路经济带辐射区域亚欧大陆的1 km分辨率的路网密度和10 km分辨率的路网加权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经济走廊节点城市的公路可达性空间格局。通过对路网密度和城市空间可达性的计算,增加对道路分布细节的理解,发现“一带一路”陆路经济带道路水平的薄弱区域和瓶颈地段,为“一带一路”陆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提升区域间的通达性、贸易效率以及进一步的道路网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支撑。主要结论有如下几点:(1)本研究生产亚欧大陆1 km分辨率路网密度公开数据集和10 km分辨率路网加权密度公开数据集,填补道路研究在中小尺度方面的研究的空白,增加了对道路分布的理解;(2)“一带一路”陆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路网密度和路网加权密度均呈现沿海高内陆低的空间格局;(3)中亚、西亚地区和中南半岛地区成为道路水平落后带,限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整合与贸易畅通,建议在建设新跨国公路铁路同时,对原有老旧道路进行加宽加固等升级改造;(4)节点城市可达性具有明显的分异状况,六大经济走廊中83%的区域可达性在10 h以内。可达性以经济发达、人口聚集的城市群为中心,向外辐射减弱,可依据小时圈面积划分城市等级。(5)道路的修建造成自然景观破碎化,对生态系统完整性有一定影响。破碎度越大的区域,往往道路对景观破碎的影响占比越小。其中在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灌丛、干旱草原等脆弱生态系统,道路对景观破碎度的影响占比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