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腺性膀胱炎大鼠模型研究八正散影响膀胱β3-AR、Ki67、P53及相关细胞因子作用机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e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八正散对腺性膀胱炎病理模型SD大鼠β3-AR、Ki-67、p53、IL-6、IL-17、TGF-β1影响机制,为八正散治疗腺性膀胱炎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择八正散干预腺性膀胱炎病理模型SD大鼠。通过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膀胱病理变化,检测免疫指标改变情况。探讨八正散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作用机制。  结果:  1.与空白组相比,造模各组饮食量及体重均下降(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灌药组相比,饮食量、饮水量及体重均明显下降(P<0.01);药物组和灌药组相比,灌低组饮食量明显下降(P<0.01);  2.空白组病理未见改变;模型组大鼠膀胱三角区及黏膜固有层大量炎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局灶性坏死,Brunn巢及腺上皮化生。药物组大鼠膀胱黏膜固有层少量炎细胞浸润,间质轻度水肿,局灶性坏死,Brunn巢及腺上皮化生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灌高组,病变基本同药物组。灌中组,病变较模型组有所减轻,但炎细胞浸润程度及黏膜固有层内Brunn巢及腺上皮化情况较灌高组略重。灌低组,病变基本同模型组;  3.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IL-6、IL-17、TGF-β1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灌高组IL-6、IL-17、TGF-β1含量明显降低(P<0.01);灌中组IL-6、TGF-β1含量降低(P<0.05),灌低组IL-6、IL-17、TGF-β1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  4.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β3-AR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灌药组β3-AR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  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Ki-67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灌高组Ki-67含量降低(P<0.05);  6.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P53含量升高(P<0.05);药物组、灌高组p53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八正散灌胃组、药物组能够不同程度改善大鼠一般情况及膀胱病理;  2.八正散在能够下调IL-6、IL-17、TGF-β1含量,下调IL-6、IL-17、TGF-β1含量与八正散浓度相关;  3.八正散能下调Ki-67的含量,下调Ki-67含量与八正散浓度相关;  4.本实验剂量下八正散并不能下调膀胱组织β3-AR含量;  5.本实验剂量下八正散并不能下调膀胱组织p53含量。
其他文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