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我国改革开放已有四十个年头,距离2015年“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正式开展也已过去三年。打开国门带来的是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再是一个新鲜词汇,各行各业都争相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拓宽业务渠道,将目标市场向海外拓展。企业国际化也逐步成为近年来国内金融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学者对于国际化的研究,企业国际化对IPO绩效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已有丰富的成果,但我国却鲜有学者对此问题展开探讨,仅在企业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方面作出了深入分析。本文从企业国际化对于IPO绩效的影响角度入手,试图验证国外研究成果在中国市场有怎样的变化。本文使用2014年IPO重启后至2016为止,527家在上海和深圳A股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公司作为此次研究样本,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企业国际化对中国市场企业IPO绩效的影响。本文从IPO短期市场表现入手,首先探讨的是企业国际化对其IPO短期绩效有无明显的作用效果,其次分析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不同时,对于IPO短期绩效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性,接着则是进一步分析企业国际化对IPO短期绩效的影响是否会受到行业因素的干扰。分析完短期以后再着眼于IPO长期绩效,验证企业国际化对IPO长期绩效的影响与短期所得研究结果是否一致。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企业国际化对IPO的短期绩效有负面影响。企业之间不同程度的国际化对首次公开招股所得短期绩效的影响是显著不同的;相比工业领域的企业,样本中属于公共事业领域的企业对IPO短期绩效的影响更大。此外,利用F 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分析IPO的长期绩效,所得半年期实证结论与短期结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