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萱草属7个新引进的品种在北京地区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其观赏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且研究了7个品种的抗旱性,最后对其中2个品种进行了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经过近3年的露地栽培试验和相关的室内试验,获得研究结果如下:1、露地栽培的萱草属7个新品种H7、H8、H9、H10、H11、H12、H13在北京地区3月下旬萌发,花期6月上旬到7月中下旬,11月上旬开始枯黄。7个品种株高在35~65cm之间,花大色艳,株丛优美丰满,覆盖速度较快。所有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田间的管理比较粗放,仅在干旱少雨时补充水分,就可以正常地生长发育,冬季可以露地越冬,无明显病虫害。2、综合萱草的各项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价了萱草的观赏价值,选择了萱草观赏特性及其他特性共9个因素(花色、花径、花量、花梗长度、花期早晚、花期长短、繁殖系数、株型、长势)作为具体评价指标,按照此评分标准,引种的地被萱草7个品种得分分别为1.2749、1.4496、1.3682、1.1864、1.2767、1.5758、1.5186分,H12、H13、H8都表现很好,相对于H7、H9、H10、H11具有更好的推广前景。该结果对萱草的品种选择和园林应用推广提供了参考。3、对萱草7个新品种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形态变化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结果显示从形态萎蔫程度来判断,H12的抗旱性稍强于其他6个品种,但生理指标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萱草的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表明,7个品种的日平均值排列为H12(2.06)>H7(1.99)>H13(1.97)>H11(1.75)>H9(1.70)>H10(1.68)>H8(1.59),表明消耗等量的水分H12固定了更多数量的CO2,即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4、对品种H12和H13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表明,H12和H13的最佳外植体是花茎,最适启动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mg/L。H12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1.0mg/L+NAA0.1mg/L+蔗糖30g/L+琼脂6g/L,H13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3mg/L+NAA0.1mg/L+蔗糖30g/L+琼脂6g/L。H12的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0.5mg/L,H13的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0.5mg/L和1/2MS+IBA1mg/L。移栽基质中以1v珍珠岩:1v蛭石和1v草炭:1v沙子的移栽成活率较高,都达到了90%以上,品种间差异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