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跨期决策是指人们对不同时间点上的结果进行权衡和选择。近年来,情绪对跨期决策的影响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但大多还只是停留在揭示现象的阶段,较少有研究直接验证其中的影响机制。已有的相关理论解释也只是强调从情绪的某个或某些评价侧面,通过行为结果拟合的方式检验情绪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本文尝试聚焦于跨期决策的权衡理论,利用“直观模拟天平”任务对跨期决策直接进行过程检验,以验证情绪与跨期决策之间是否存在基于权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期决策是指人们对不同时间点上的结果进行权衡和选择。近年来,情绪对跨期决策的影响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但大多还只是停留在揭示现象的阶段,较少有研究直接验证其中的影响机制。已有的相关理论解释也只是强调从情绪的某个或某些评价侧面,通过行为结果拟合的方式检验情绪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本文尝试聚焦于跨期决策的权衡理论,利用“直观模拟天平”任务对跨期决策直接进行过程检验,以验证情绪与跨期决策之间是否存在基于权衡理论的维度间差异比较过程。
本研究设计三个实验来探究情绪对跨期决策的影响及其信息加工机制。实验一作为初步的探索性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情绪状态下跨期决策的行为效应;实验二通过测量维度间差异比较,探讨情绪对维度间差异比较、跨期偏好选择的效应,并考察维度间差异比较的中介作用;实验三通过控制情绪启动后时间和金钱维度上差异大小,进一步检验维度间差异比较在情绪和跨期偏好选择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
(1)情绪对跨期决策有显著的影响。相对于中性情绪,消极情绪增大了延迟折扣率,在跨期决策中倾向于即时奖赏;积极情绪降低了延迟折扣率,在跨期决策中倾向于延迟奖赏。
(2)维度间差异比较中介了情绪对跨期决策的影响。积极情绪下个体认为金钱维度上差异相对于时间维度上差异更大,故倾向于选择结果大的延迟选项;消极情绪下,被试认为时间维度上差异相对于金钱维度上差异更大,故倾向于选择时间近的近期选项。
(3)使用时间或金钱启动策略控制情绪启动后被试维度间差异大小,结果发现情绪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效应消失,时间启动后,被试均倾向于判断时间维度差异大于金钱维度差异,偏好选择倾向于即时选项,且在积极情绪状态下表现的更明显;金钱启动后,被试均倾向于判断金钱维度差异大于时间维度差异,偏好选择倾向于延迟选项,且在消极情绪状态下表现的更明显。
其他文献
该文第一部分首先对中小企业从规模标准和地位标准上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中小企业的特点地位与作用.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是内源融资源水不足,间接融资面临困难矛盾,直接融资中集资,股票融资,债券融资,民间借贷存在各种问题.第二部分从政府提出要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政府要为中小企业建立融资服务体系.包括组织支持系统,法律保障系统和金融支持体系.第三部分讨论了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问题.这一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管
该论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过程动态分析方法,以货币政策效力分析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和现阶段呈现的新动向.在理论上,该论文试图通过研究确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体系,旨在提示在中国特定的经济体制与金融结构下货币政策工具是如何通过四大传导途径,引发哪些环节和变量的作用与反作用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论文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
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对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强调“立德树人”理念,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展开的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上海高校在上海市教委的领导和推动下,通过积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经济往来日益频繁、贸易摩擦接连不断,同时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显著提高,处理国际事务、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需求不断增加,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视野开阔、外语与法学专业功底扎实的涉外卓越法律人才至关重要。“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崇高的
该文作者试图通过自己对于"海运货物控制权"这个以往在海事公约中未曾规定的概念的研究,达到对其科学认识再进一步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作者试图通过自己的研究探讨中国引入"海运货物控制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该文作者通过对海运货物控制权的产生、相关立法环境及立法过程的详细介绍,揭示了海运货物控制权产生的内在动因;运用比较法、演绎法等方法详细分析了控制权在应然以及实然条件下所应包含的权能,对海运货物控制权进行
本文结合当前法律理论动态,从司法实际出发,论证了违约责任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存在和适用。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概述,主要介绍了精神损害的含义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法理依据。第二部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比较法考察,主要对大陆法系国家、英美法系国家、国际公约与我国法关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肯定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存在。第三部分我国关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争论,主要介绍
“熟人社交”式微信拓宽了人们的生活圈,微信朋友圈已然成为青年用户自我呈现的主要舞台。一方面,青年用户可以从朋友圈自我呈现中进行社交和情感分享;另一方面,自我呈现的过程伴随着青年用户自我发展的心理增益。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探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对用户自尊的影响,但已有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可能与不同的社交网站类型影响用户的不同自我呈现策略有关,在具体的社交网站类型中自我呈现对青年用户自尊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尚待
在强调竞争与活力的现代组织环境中,员工的个人成长极为重要,其直接上级作为他们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同时也作为组织的“代言者”,如果能与员工进行能力上、感情上、精神上等方面的沟通和传递,并在此过程中二者达到一定程度的匹配,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活力,提高工作主动性,完善上下级工作体系。员工主动行为是旨在改变或者改善情境或个体自己的一种自发的、有预见性的行为,国外学者引入了工作场所精神性的概念,将
道德提升感是个体看到高尚道德行为时的情绪反应倾向或积极的情绪体验。已有研究发现道德提升感可以有效促进捐助、利他、志愿服务等道德行为,但其机制尚不清楚。道德敏感性是个体识别情境道德问题的能力,由道德价值优先的倾向性道德敏感性、感知环境道德信息的情境性道德敏感性两部分组成,是产生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因而,考察道德提升感对道德敏感性的影响机制,对理解道德行为偏差,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在学校生活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压力,由此诱发不同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研究者们注意到这一现象,对大学生的压力和诱发的抑郁情绪做了很多的研究。但是从抑郁的认知理论出发,去探索认知内容和认知形式对抑郁情绪影响的研究较少。另外,前人研究大多基于问卷测量,无法克服社会赞许性等效应,可能造成对研究结果的干扰。本文采用问卷测量与访谈研究两种研究方法,考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