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不仅会影响经济的增长,还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质量和整个社会的安定,一直以来都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医养融合是我国养老规划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目的在于提供以人为本、适应多元化需求的整合型连续性服务,是发展健康养老理念之基。因此,通过研究促进政策创新与模式的发展完善,有利于实现养老和与医疗资源的有效联结,促使医养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老年人群的生命质量。 本研究梳理了医养融合型养老模式及生命质量的相关理论,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多次前往南京市秦淮区欢乐时光老年公寓、秦虹社区康乐汇两个样本调查区进行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研究了样本地区医养融合现状;通过对南京市秦淮区样本地区医养融合养老机构和社区的实地考察,以291份医养融合型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群和265份非医养融合型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群的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并对样本地区老年人群生命质量水平进行测算和差异分析,利用统计分析得出医养融合型养老模式选择倾向相关因素及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索契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提高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策略。 研究围绕南京市秦淮区样本地老年人群的生命质量现状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首先,基于WHOQO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评分标准,测算整体老年人群在四个领域生命质量的得分,可知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的得分较低,其中总体生命质量平均分为3.47分(满分为5分);总体健康状况平均分为3.24分(满分为5分),自评得分中老年人平均分为78.64(满分为100分),说明老年人对自己目前的生命质量总体情况评价一般。其次,对比医养融合型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群生命质量得分与非医养融合型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群发现,在生理维度差异不显著,在其他维度差异非常显著,其中环境维度差异最为明显。这充分体现了医养融合服务给老年人群提供了更好的养老条件,营造出宜居的养老环境。再次,对医养融合型养老模式选择倾向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固定职业的老年人更倾向选择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的老年人更倾向选择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与无慢性病的老年人相比,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倾向选择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子女数量越多越倾向选择医养融合养老服务;老年人家庭中和睦情况越好越倾向选择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最后,对医养融合型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水平、生活自理情况、有无固定职业、有无医疗保险、有无体育锻炼情况、子女负担状况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基于调查进一步提出提高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对策建议。包括:①推进医养融合型养老模式②加强政策间的衔接③保证专业人才培养④积极转变养老理念⑤科学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