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轧双相钢具有强度高、屈强比低、初始加工硬化率高以及强度和韧性配合良好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先进高强度钢(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AHSS)之一。与传统的铁素体/马氏体双相(FMDP)钢相比,铁素体/贝氏体双相(FBDP)钢具有强度和冷成形性的匹配,且焊接、疲劳以及延伸凸缘性能优良,是底盘和车轮等部件用热轧高强度钢的理想材料。本文结合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开发项目“铁素体/贝氏体高扩孔钢的相变及强化机理”,研究低碳硅-锰钢在连续冷却及等温过程中的相变行为,利用控轧控冷(Thermo-MechanicalControl Process,TMCP)工艺开发出经济型的热轧FBDP钢板,通过扩孔实验评价不同强度级别FBDP钢板的延伸凸缘性能,并对FBDP钢在单轴拉伸下的变形行为和断裂机理,以及扩孔成形中的裂纹形成及其扩展行为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不同硅、锰含量的低碳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转变规律,定量分析合金元素、热变形工艺参数以及冷却速度对相变温度和转变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硅含量增加使Ar3温度升高,锰含量增加使Ar3温度降低,但锰对Ar3温度的影响效果强于硅;2)硅对Ar3温度的影响与变形条件有关,增加硅含量使未变形条件下Ar3温度升高的更加明显;3)硅在促进多边形铁素体形成的同时,也抑制了贝氏体相变,而锰不仅细化了铁素体和贝氏体组织,还促进了贝氏体的形成;4)变形使低硅钢中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变得细而短,使高硅钢中铁素体以及M/A岛的分布更均匀。(2)通过等温转变实验研究硅含量和变形对铁素体和贝氏体转变的影响及机理,采用超组元方法,修正后的Zener两参数(考虑了碳、硅和锰等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等温转变过程中相变热力学和相变动力学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随硅含量增加,γ→α转变的孕育期缩短,γ→B转变的孕育期延长;2)随着硅含量增加,组织中铁素体晶粒细化,且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态由细长条状变为短杆状;3)奥氏体变形后,组织中铁素体的形态多呈等轴状,铁素体晶粒明显细化,贝氏体的体积分数减少;4)增加硅含量或奥氏体变形增大了碳在γ/(γ+α)或α/(α+γ)相界面的平衡浓度,以及γ→α转变的驱动力|△Gγ→α|。(3)通过TMCP实验,在低碳硅-锰钢中获得具有铁素体和贝氏体组织的FBDP钢,研究合金元素和工艺参数对实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以低碳硅-锰钢为基础,合理选择硅、锰含量和TMCP工艺参数,可获得不同强度级别的高延伸凸缘型FBDP钢板:抗拉强度可达472.5~721.5MPa,伸长率可达27.4~43.8%,扩孔率可达95~117.8%,满足高延伸凸缘钢扩孔率λ≥80%和伸长率A≥20%的标准,且比较经济;2)增加锰含量,可以有效提高实验钢的强度和韧性,但塑性和延伸凸缘性能有所下降;3)在实验范围内,当硅含量由0.06%增加至0.57%时,实验钢的抗拉强度、韧性和延伸凸缘性能均提高;当硅含量增至0.92%时,实验钢的抗拉强度升高,但韧性和延伸凸缘性能下降;当硅含量为0.57%时,实验钢具有强度、韧性和延伸凸缘性能的良好匹配;4)与铁素体/珠光体钢和FMDP钢相比,FBDP钢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延伸凸缘性能之间的平衡;5)终轧温度的降低虽然有利于细晶粒铁素体的形成,改善钢材的塑性和韧性,但也使组织中贝氏体的体积分数降低,导致钢材的抗拉强度降低以及屈强比升高。(4)研究FBDP钢在扩孔过程中的裂纹形成及扩展行为。结果表明,预制圆孔的边缘是扩孔成形的变形危险区,当该处的切向伸长超过材料的成形极限时,就会产生缩颈或裂纹。FBDP钢的裂纹扩展主要以微孔聚集模式进行,当遇到贝氏体时,裂纹通过F-B相界面并剪断铁素体进行扩展。在裂纹扩展中,大部分的等轴铁素体在应力场作用下沿垂直于裂纹方向被显著拉长,这表明裂纹扩展在FBDP钢中进行时,强度较低的铁素体在应力场的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裂纹附近的应力集中,阻止了裂纹扩展。(5)对FBDP钢在单轴拉伸下的变形行为和断裂特性的研究表明:在均匀塑性变形阶段,FBDP钢的n*(瞬时加工硬化指数)值随真应变ε的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且n*-ε曲线大体可以分为n*较高,n*随ε增加而缓慢下降,以及n*随ε增加而迅速下降等三个阶段。与HSLA和FMDP钢相比,FBDP钢在低应变区域具有明显高的加工硬化值。在拉伸断裂的缩颈过程中,FBDP钢的孔洞或微裂纹多产生在铁素体内或F-B相界面附近。通过压缩-拉伸实验测定了FBDP钢的包辛格效应参量以及预压缩变形对FBDP钢的加工硬化速率dσ/dε和加工硬化指数n的影响:随着预压缩变形量(0~1.0mm)增加,FBDP钢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dσ/dε和n值基本呈先减小然后增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