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和相关机理。方法:用Whonet软件分析筛选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E-test方法和EDTA纸片增强法对筛选出的多重耐药株进行金属β-内酰胺酶的表型筛选和PCR基因扩增;多步诱导法对3株敏感株进行体外药物诱导耐药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加与不加外排泵抑制剂的诱导耐药株和多重耐药分离株的MIC值,筛选主动外排表型阳性菌株并进行外排基因扩增;RT-PCR检测外膜蛋白OprM的mRNA表达水平;对部分扩增阳性基因进行测序分析。APB纸片增强法检测AmpC酶表型阳性菌株,按CLSI标准对多重耐药株进行ESBLs确认试验,对AmpC酶表型阳性菌株采用亚胺培南诱导+多底物相邻纸片法进行诱导性AmpC酶定性试验,PCR反应检测AmpC酶基因和ESBLs基因。结果:用Whonet软件筛选出我院2004年10月到2005年10月由不同患者临床分离的85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菌株70株,其中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筛选阳性菌52株,52株菌中PCR扩增检出imp和vim基因分别37株和3株,1株可疑spm阳性;3株敏感株经过体外药物诱导试验均出现了稳定性耐药株,3株菌在诱导前后均扩增出了外排基因;主动外排表型70株多重耐药菌株中阳性菌株46株,其中检出mexB,oprM,mexR基因同时存在有42株,2株未检测到外排基因;70株多重耐药菌株通过PCR扩增58株同时存在主动外排基因mexB,oprM,mexR基因,10株未检测到MexAB-OprM外排基因;RT-PCR产物测定OD值,1株诱导耐药菌株和3株多重耐药分离株外膜蛋白OprM的mRNA表达水平比PAO1增高,经测序与GenBank中U23763相比,2株同源性为100%,1株第434位核苷酸序列插入2bp(AT)碱基,1株诱导菌第222位核苷酸由C变为T,氨基酸序列均为LEU,为无义突变,核苷酸序列第436位插入1bp(A)碱基;70株多重耐药菌株中AmpC酶表型阳性菌株51株,ESBL表型阳性菌株1株(且与AmpC酶同时存在),其中dha和tem基因分别检测出1株,没有检测出shv,ctx基因;对51株AmpC酶表型阳性菌株进行诱导性AmpC酶定性试验阳性者有33株,其中以头孢噻肟(CTX)、哌拉西林(PIP)、氨曲南(ATM)、头孢吡肟(FEP)、头孢噻肟/克拉维酸(CTX/CA)、头孢他啶/克拉维酸(CAZ/CA)、头孢他啶(CAZ)为作用底物的菌株依次为4株、22株、24株、8株、2株、20株、10株,未检测到诱导型产酶者有18株。70株菌中同时存在金属β-内酰胺酶、MexAB-OprM主动外排、AmpC酶和ESBLs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菌株有57株。结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性,其耐药机制与产生imp,vim,dha,tem,oprM,mexB,mexR等基因相关,这些基因和主动外排系统的协同作用共同参与了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