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849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华民族这一客观实体的真实反映和情感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产物,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共担”“共建”“共享”作为平等互惠的情感表达,彰显了各族人民命运共享的价值同构,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共同性”既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依托,也是中华民族存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既是了解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密码”,也是开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钥匙”。这是在深入把握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基础上做出的凝练总结,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演进脉络的真实写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独特而丰富的理论渊源,拥有自己的鲜明特征。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民族整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形塑离不开“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内在支撑,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人们主观精神的产物,也不是个人意志决定的结果,而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时间化、民族化、社会化、政治化等多重形式锻造融合而成的文明成果。五千多年来,各族人民在世界东方这片神圣大地上交互杂居、多元共存、互鉴学习、融合发展,中华民族的版图结构、各民族的内部结构不断完善发展,呈现出多元互动、共生共存的美好画面。这既是中华民族实现从“多元”走向“一体”的伟大转变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形塑的发展过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着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的历史变迁也在不断发生着重大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各族人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坚实政治屋顶下找到了强烈的安全感、心灵的寄托感、身份的归属感。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共产党团结率领各民族通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成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自觉”到“自信”“自为”“自强”的华丽蜕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在这一历史进程不断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兼具理论、政治、现实等多层维度的民族精神产物,贯穿着民族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具有其独特而伟大的价值。从理论意义上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从历史价值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由多元走向一体的内生动力;始终是增强族际互动与提升国家认同的重要推力;始终是保障中华民族绵延数千载的重要凝聚力。从现实意义上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政权的巩固,中华民族面貌的更新,国家民族梦想的实现亦具有重要价值意义。从世界意义上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为世界上其他多民族国家如何更好开展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持久系统的战略性工程,碎片化打造不行,零敲碎补调整也不行,必须要遵循科学的构建路径,坚持系统化的建构思维。即必须要摸清国情,立足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境况;必须要把准方向,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要打牢物质基础,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要筑牢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各族人民的“五大认同”;必须要增强文化认同,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要夯实制度基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要强化政治保障,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准确把握其中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一环扣一环,一步接一步,不断汇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力,打造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当然,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作为一项事关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工程,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可能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中华儿女的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也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与价值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面对新的时代形势,必须要紧紧抓住历史赋予的宝贵机遇,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筑巩固,深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铸牢。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把握好共同性与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物质与精神的内在关系。这是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全面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图景的内在要求与应有之义。未来,我们将面临诸多新风险与新挑战,必须要保持政治定力坚定民族自信,积极有效解决那些关乎民族大局的长远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不断加强民族领域的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工作谋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稳步前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与实现民族团结的牢固思想长城,不断汇聚起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的磅礴伟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04~2020-08就诊于驻马店市中医院的8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4周内与治疗后4周内癫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与伴随症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
期刊
本论文以当代最著名的三位加拿大原住民剧作家汤姆森·海威、大卫·摩西以及德鲁·泰勒的戏剧为研究对象,从记忆政治的视角出发,从“仪式”、“地方”和“口述故事”三个层面探讨加拿大原住民戏剧对原住民民族记忆的构建。通过仪式的展演、地方的灵性再现、口述故事中的神话与部族精神,三位剧作家颠覆了“消失的印第安人”这一殖民神话,开辟出一个自我言说的文学途径,使原住民的民族记忆服务于原住民的当下伟业,即挣脱殖民枷锁
学位
冶金行业是CO2排放大户,为自身消纳部分CO2,冶金工作者提出了将CO2资源化利用于本行业,其中CO2在炼钢中资源化利用的工艺日趋成熟,但关于CO2资源化利用于高炉的工艺研究较少。本文针对风口喷吹CO2对高炉冶炼过程的作用规律展开了研究,并开发了高炉风口喷吹CO2工艺。本文首先通过热重实验及数值模拟分析了 CO2对煤粉燃烧行为及煤粉燃尽率的影响。热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混合气体中氧含量及初始通入温度
学位
在我国由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危险化学品物资需要通过公路运输到全国各地,公路隧道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公路隧道的独特型制,隧道中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等事故,必然会给隧道衬砌结构带来高温燃烧和爆炸冲击损伤。论文针对高温冲击对拱形隧道衬砌结构的损伤,用仿真模拟、足尺实验及被动防护方法开展了研究。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高温热流对衬砌结构损伤研究。建立了足尺寸的危化品车辆燃烧模型
学位
由于核电主管道服役环境苛刻,主管道不锈钢及其焊接接头在高温高压腐蚀环境中易发生应力腐蚀破坏,严重威胁核电站安全运行。同时,由于核电站设计服役寿命长,材料长期在高温环境服役面临热老化退化的风险,导致材料组织及性能发生变化,影响构件的服役性能。为了保证核电站安全有效运行,不锈钢及其焊接接头长期在服役条件下材料组织结构及性能的稳定性成为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为了明确不锈钢及其焊接接头在核电厂恶劣运行环境
学位
沥青路面纹理结构对行车安全、胎路噪声以及表面排水性能至关重要,对路表纹理形貌信息的采集有助于深入地分析和理解路表特性,为驾驶员和无人车的行驶质量和安全提供保障,同时可为路面养护的及时进行提供数据支撑。作为管养实施的基础一环,现有路面三维测量技术和设备仍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具有可靠数据标定和测量过程可控的高精度与高分辨率检测设备的缺乏。为此,本文基于先进的光纤干涉条纹结构光投影技术,分别结合单目和双
学位
TiAl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和比刚度、良好的蠕变抗力和高温抗氧化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焊接是TiAl合金部件成型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TiAl工程化应用经常需要与自身和钛合金、高温合金、超高温结构材料进行连接,而目前关于TiAl合金放电等离子烧结扩散连接的报道较少。本课题组前期成功研发出了具有优异高温变形能力的β-Y高Nb-TiAl合金,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成功实现了无包套锻造。由于目前关于β
学位
有价元素回收和有害元素所带来的环境风险是铜熔炼渣处置和利用过程中的两个主要问题。铜熔炼渣中铜的回收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是铜熔炼渣回收处置的首要任务。铜回收后大量尾渣堆存,存在环境风险,需要进一步熔融改性。本文提出气体喷吹“有害元素预脱除-还原熔炼”方法用于回收渣中铜金属,实现铜渣中铜的高效回收、降低尾渣有害元素含量及有害元素粉尘富集;提出利用小型高炉实现难处理“铜尾渣-钢渣联合熔融重整及铁分离”技术
学位
企业环境管理服务于“双碳”发展战略目标,能够提升企业环境绩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员工作为环境管理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行为主体,是企业环境责任的承担者和推动者,他们的绿色行为关系企业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成效,与组织层次的绿色发展战略和职能层次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相互补充,构成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良性运转系统。因此,员工绿色行为的激励研究成为实现企业环境管理目标、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学位
在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中,电弧增材制造具有设计自由度高、生产周期短、材料和设备成本低、沉积速率和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制造和修复具有中等几何复杂程度的大型零件,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中均具有巨大潜力。但电弧增材制造沉积过程涉及复杂的循环加热过程,包括快速加热和冷却、反复熔化和凝固以及定向散热等,导致电弧增材制造成型件中具有复杂的微观结构以及非平衡的显微组织,进而导致成型件表现出各向异性的性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