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以时间与空间组合的阐述方法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面剖析。他用“中轴原理”的虚拟演绎研究方法对传统文化与现代主义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其研究鞭辟入里,影响深远。贝尔对资本主义社会研究的立足点是碎片化的社会观,他认为政治、经济、文化三领域间是分裂的,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构成巨大的反差,后者主张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互动而实现协调发展的整体。《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所体现的领域分裂思想来源于贝尔的前期著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意识形态的终结》。社会领域分裂观是贝尔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矛盾的关键所在,在此思想指导下贝尔明确了“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者、政治领域的自由主义者和文化领域的保守主义者立场”。他认为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是工具性的,是以积累财富为目的的。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文化价值体系对经济的最终指导作用。他追求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争取对经济政策的优先判定权,以实现社会的公平。经济领域的这一诉求需要政治领域中的民主制度来保障,社会的优先目标需要通过民主协商来实现,而不是由占有生产资料和私营业主的投资选择来决定。这就需要政治领域内的自由与民主均衡个人与公众的利益。在文化领域内,传统文化对文明秩序的维护有着瞩目的成就,而现代主义文化标榜“个性化”、“独创性”以及“反制度化”精神。这严重阻碍了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和政治领域的自由主义的发展。为此贝尔宣称自己是文化领域的保守主义者。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的矛盾构成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文化与各领域间的矛盾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方面指文化与经济利益、政治平等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指现代主义文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传统主流文化意识之间的矛盾。重建文化氛围,树立新的信仰是解决文化矛盾的必由之路。依贝尔看来,宗教与文化对人类生存境遇思考的本质有着共通性。因此在探索文化的道路上,对神圣力量的彰显不会遥远。因此,贝尔把宗教定义为一种精神,一种关于神圣、关于超越我们的、不能被侵犯的事物的精神,是一种必须的精神,并以此为指导,把建立公共家庭、复兴宗教视为晚期资本主义克服文化矛盾的出路。然而,贝尔理论上的矛盾性和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其解决方案的虚幻性。资本主义社会的窠臼限制了他的理论发展。更重要的是,他与马克思在社会观上的巨大分歧及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解成为他客观、正确的认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绊脚石。这从侧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同时,贝尔对文化的深邃见解影响着世界的文化思维,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与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