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也正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其中,关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研究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当前针对汾河流域的LUCC研究还未深入展开,本文以汾河河源区为典型区,借助1984年和2008年两期遥感影像对其做了初步研究,在GIS的支持下,采用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景观格局分析方法揭示汾河河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以全国第二次县级土地普查为依托,对研究区进行实地调查,掌握河源区经济发展状况,选取相应的经济统计指标,采用定性和灰色关联分析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出汾河河源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并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1984~2008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没有变化,依然是耕地、林地、草地,土地利用的总体趋势是:耕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有所减少;林地、草地、交通运输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有所增长;土地利用程度降低,但整体上还属于土地利用发展时期,土地利用率增大,各土地类型之间转化关系复杂。2.1984~2008年景观格局变化来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斑块数增长,其他土地的斑块数有小幅下降,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总斑数增加,斑块密度增大,平均斑块面积除林地以外都有不同幅度的减小,总周长比例除耕地以外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研究区景观多样性指数增加,但均匀性指数与优势度指数下降。3.1984~2008年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主要驱动力:自然因子中的降水、气温,从其变化趋势分析得出气温总体变化幅度不大,但相邻年内变化情况剧烈;降水量有减少趋势,降水是本区研究时间段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人口增长、政策因素和经济发展状况等社会因素也有影响。4.1984~2008年社会经济数据应用灰色关联模型进行分析,得出耕地和城镇村工矿用地与人口变化有密切关系,而且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其他土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面积与社会经济因子有不同的关联度。5.针对汾河河源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