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作为满足人类需求的最基本、最古老的产业,自从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以来,一直长盛不衰,它所生产的食物,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永恒的动力。但人类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却在不断优化。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91年4月在“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上正式向全世界提出“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后,标志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可持续发展以其超越文化与历史障碍的全球眼光,抛弃了支配工业文明时代发展的“无限增长观”和悲观主义者的“零增长”方案,主张人类“既要生存,又要发展”,体现了自然、社会和人类统一协调发展的客观必然和现实的迫切要求。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地处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陕西黄土高原北部,属鄂尔多斯高平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既是我国沙漠化扩展严重地区之一,又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典型地段,使该地区成为中国北方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经济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其占据着特殊的包括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诸多因素在内的自然地理地带,同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岩盐等矿藏资源,拥有特色鲜明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构成了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针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这一特定区域,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普遍理论和实践运用于该区的农业领域,深入研究农业自然资源状况、水土资源承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能力,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技术体系和实施途径,旨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生态、社会的矛盾,实现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类似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和途径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系统地论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缘起、理论、国内外可持续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及主要技术措施,提出了21世纪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第二章分析了我国荒漠化现状、沙漠和沙地的资源优势以及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对中华民族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意义,认为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是“西部大开发”提出的本质背景,明确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地位和作用,设计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三章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演替、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农村经济支持系统和人文环境条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阐明了这些因素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第四章从国民经济各部门水资源需求和区域供水能力出发,提出水资源承载力的实质是满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目前及今后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供需平衡,计算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水资源供需现状及2010年供需预测,提出了水资源紧缺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子之一。同时系统地论述了区域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基本原理和预测方法,建立了土地人口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得出2010年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食物生产的可持续性结论。第五章构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的指标体系,在多目标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评估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并讨论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第六章提出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技术体系和具体措施。从景观格局上整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即在沙地中滩池水土条件良好地区,可种植粮食、饲料与经济作物与蔬菜、果木等,形成高产的农业绿洲;围绕滩地的沙丘与台地(软梁)可发展集径流水补给的果树、林木与半人工草地;外围的高大沙丘与硬梁山地则为防护性兼适度刘割的灌丛草地带,形成草、林、农、果土地镶嵌格局,既合理配置了农林牧各业,又形成了巩固的防护系统,奠定了可持续农业的景观结构。第七章概括总结了主要研究结论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首次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农业生产仍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必须寻求一种以发展为目标的模式。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并非是其水平和能力提高的决定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投入的集约、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应依靠更大时空尺度上的人类共同努力。 2.系统分析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资源状况和农业生产现状,揭示了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现代化程度。 3.进行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析,明确了水资源短缺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巨大。水资源承载力的实质是,在现实生产力水平和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水资源的集约、持续高效利用,是提高其承载力的有力手段。 4.构建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进行了评价,揭示了该区农业发展水平极低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