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从1993年至今的20年的时间里,我国教师队伍的矛盾由数量转向质量,教师专业素质不断全面,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除了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教师专业化政策的支持与保障。本文以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为基础,提出了教师专业化政策的框架体系:教师培养政策、教师聘任政策和教师培训政策。这三大政策分别主要保障了教师职前教育阶段、入职教育阶段和在职教育阶段的专业化发展。这些政策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不同阶段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否顺利。因此,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师专业化政策,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教育改革的潮流,有利于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的稳步发展。本研究分为两大部分,共四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对教师专业化政策的基础进行了阐明。先是分析了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政策,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对教师专业化政策的体系框架进行构建。教师专业化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职前教育阶段、入职教育阶段和在职教育阶段。为了保障不同阶段教师专业化的顺利发展,必须针对各阶段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师专业化政策。为保障职前教育阶段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分析了教师培养政策;为保障入职教育阶段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分析了教师聘任政策;为保障在职教育阶段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分析了教师培训政策。这三大政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体,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政策的体系框架。最后对这种体系框架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第二部分是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对1993年以来我国的教师培养政策、教师聘任政策、教师培训政策分别进行了整理和概述。其中,教师培养政策主要从培养体系、培养任务、培养内容和培养手段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教师聘任政策主要从学校和教师之间权利义务的分配、聘任标准、聘任期限以及解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教师培训政策主要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机构和培训形式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各自改革和发展的特点,并对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目的是为今后构建更加科学合理教师专业化政策提供建议,促进教师专业化政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