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取以历史探索文体,以文体观照文化,以文化研究文学,以文学品味人格的研究思路,以铭体为研究对象,侧重探讨铭体在汉代的发展,从铭体的不同类型分别考察其文化内涵及汉代士人人格与情趣,以及从文学的视角分析汉代铭体不同的体制与风格。第一章,通过对文体学发展历程的分析研究,一方面,从宏观的视角探讨铭体研究的现状与意义,认为当代文体学研究兴盛的原因是古代文体外在语境的变化与自身内在要求相互作用的产物。古代文体研究主要集中在个性化研究维度与著述形态两个层面,研究的视野限制在个别或局部的问题上,对古代文体原生形态缺乏必要的总结、提升与比较。因而本文认为回归传统文体语境,结合文化背景,从文体的原始形态考察和索原文体的发展和本质特征,是突破古代文体学研究现有格局的关键。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对铭体进行释名和诠释,分析研究铭体的文化背景。同时,从应用功能和文化内涵的双重层面对铭、箴、颂与赞四种文体进行分析比较,认为文体都产生于功用,但在与礼制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形态与文化品格。第二章,通过对史料、作品的分析,论述了铭体在先秦时期的发展流变。以时代为经度,分上古、周代、秦代三个纬度,具体考察汉前铭体的演变轨迹,认为上古之铭只是一种简单的应用工具,还没有承载礼俗文化的内涵。周代之铭在延续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拓展了文体的应用领域,并开始与礼制文化紧密结合。秦代之铭则简略分析李斯的铭体之作及古代封禅制度。第三章,着重考察铭体在汉代的全面发展。认为铭体在延续传统应用功能的基础上,文体应用的范围与场合逐渐扩大,渗透到汉代士人的日常生活中。由于汉代文化思想与文学思维的影响,铭体呈现出自上而下的普及趋势。铭体的自身属性渐获独立,标志着文体的社会功能向审美功能的转化,也是造成汉代铭体体制、语体、体式与体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因此本章在探讨文体载体丰富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汉代不同种类的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第四章,侧重从文学思维的角度,分析研究铭体在汉代不同的体制和语体。受文学观念的影响,汉代之铭的文学样式也异常丰富,具备了后世文学形式的基本形态,主要有诗体、骚体、序体和赋体四种形态。在此基础上,亦探讨了铭体所具有的独特审美风格。这种风格内涵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