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公民的信息素养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能力,而培养、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成为了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承担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各地区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情况差异很大,笔者了解到我校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主要是我校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较陈旧,信息技术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因此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的兴趣并不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且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也并没有增强学生实际技能操作的水平,不能达到社会对高中阶段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和提升的需要。因此,笔者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在我校高一年级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本次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信息技术授课方式,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完成一个项目作品,既让学生学习了课标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享交流信息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改革研究的内容是高一下学期使用的教材——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和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本次研究的方法采取的是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笔者首先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我国国内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然后对我校高一下学期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接下来选取一个班级作为教学改革的实验班级,确立“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方案,通过设计并实施三个循环的行动研究,组织学生分小组完成一个“项目”作品——《互联网时代,我这样XXXXX》微视频的制作。行动研究的第一个循环,小组先学习多媒体信息加工的常用工具,并根据自己小组的选题,确定本小组项目作品用到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软件,小组长为小组成员分配任务,并组织组员进行相关资源的搜集;行动研究的第二个循环,小组将组员搜集到的纸质性资料和电子版资料分别进行分类整理,开始小组分镜头稿本的编写,并体验数据库管理信息的特点;行动研究的第三个循环,小组将搜集整理好的资料进行交流、共享,并开始采集视频信息,后期编辑视频,最终完成自己小组项目作品的制作。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笔者得出如下研究结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采用项目式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的进行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通过项目的完成来运用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另外,本次研究中还运用了微课资源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调整学习进度,很好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