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简称CET4考试)是由教育部主管的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的全国性考试。为了更加客观准确地测量出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CET4自问世以来30年间一直改革创新,关于CET4的反拨效应研究也从未停止。但是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和教学方面,而且相对缺乏针对反拨效应可变性的研究。2013年8月,CET4的题型方面再次有了较大的革新。这次革新主要是针对题型的“三调一删”。本文便以此次改革为契机,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反拨效应研究,以期调查CET4整体及其新改革的3种题型(单词词组听写题、长篇阅读匹配题、翻译题)的改革效果。研究期间,沈阳师范大学69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接受了问卷调查,其中10人接受了访谈调查。笔者根据研究对象最近一次CET4的英语成绩,采用了两种方式的分组讨论,即高、中、低水平分组和已过四级、未过四级水平分组,以期探究CET4对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的影响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问题有以下3个:1.最新改革的CET4及其三种题型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最新改革的CET4及其三种题型对不同水平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否不同?3.造成不同水平学习者之间差异的因素有哪些?整个研究数据分析过程涉及信度分析、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改革后的CET4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种反拨效应,总体而言,积极的反拨效应大于消极的反拨效应。具体结论如下:1.CET4的存在能够督促学生坚持英语学习,但也会造成他们的应试倾向和学习压力。学生对CET4整体表示认同,具体体现在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分值比重合理和答题时间方面恰当。在三个新改革题型中,学生认为段落翻译题最能有效考察和提高其英语水平,单词短语听写题比原复合式听写题更能提高他们的得分率,长篇阅读匹配题可以依赖多种答题技巧予以完成。2.不同水平学习者在试题设计评价、英语学习影响、应试倾向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3.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有两种,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外因。内因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外因包括学习时间,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分值比重。其中,内因的作用更为关键。为了促进CET4的不断完善和学生的英语学习,本文给出以下参考性建议:1.均衡CET4各题型间的难度系数和分值比重;2.增强CET4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度;3.适当调整CET4的成绩报道方式;4.尽量减少长篇阅读匹配题中仅凭应试技巧就能完成的题;5.适当降低段落翻译的难度和分值比重;6.取消部分高校将CET4成绩与学生毕业、评优等挂钩的政策;7.学校应提供不同水平的教学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8学生应平衡好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的时间与精力,总结好的学习方法,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做到持之以恒地学习,避免依赖考前应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