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步伐,各级政府部门为加强本地区对外联系强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对各类通道的规划建设。但是没有科学的通道规划与建设理论的支撑,在通道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同一运输通道各交通方式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或者盲目建设,各种交通方式不能发挥其比较优势,导致通道运行效率不高,客货运营效益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交通方式间不合理问题日渐突出。形成这种局面有多种原因,如管理体制、职能分割等,但最重要的是现有理论难以满足发展要求。十八大后,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我国通道运营模式已经向多种交通方式相互竞争、协作的模式转型,政府对于通道运输的管制和调控将逐渐减弱,市场经济的调节将会成为影响通道内交通方式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为此,本文将分析通道交通方式运行效率耦合机理并构建耦合模型,为通道交通方式合理配置提供新的理论途径。目前,对于通道内单一交通方式运行效率评价的研究有很多,形成了许多理论成果,但对通道交通方式组合运行效率评价的研究还较少,对交通方式运行效率耦合机理的研究才刚起步。因此,为了科学的揭示了用户需求、交通方式选择与通道效率耦合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论文首以通道理论、效率理论和耦合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通道交通方式运行效率耦合模型,揭示用户选择-方式分担-运行效率传导作用过程以及交通方式运行效率之间的耦合机理,解析用户需求、通道特性对交通方式运行效率的共同作用。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对通道运行效率耦合模型进行计算,使用户需求与通道运行效率达到最优,指导通道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为我国综合运输通道交通方式优化配置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通过对“杭甬”运输通道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速铁路的旅客运量不断上升,高速公路与普通铁路的旅客运量逐渐下降,“杭甬”运输通道单位周转量运输成本到达最小值272.57元,实载率为0.704、0.511、0.483;(2)出行时间价值系数β上升,“杭甬”运输通道内高速铁路的实载率逐渐增大,高速公路和普通铁路的实载率逐渐减少,旅客更倾向于选择在途时间更短的交通方式;(3)随着旅客时间价值的增加,“杭甬”交通方式实载率的变化趋向逐渐接近0.74、0.48、0.45,通道运行效率能达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