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Reports of Libya War in New York Times and China Daily Based on Faircloug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dat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的传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传统上新闻媒体所宣传的公正、客观的报道新闻事件不同,学者们开始意识到新闻语篇中的语言,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在向人们传递消息的过程中,同时也暗含的传达出媒体对相关新闻事件的观点和态度。对该领域的研究已引起了众多的关注,其中,起源于批评语言学的批评话语分析被誉是为对新闻语篇研究的一种重要分析模式,旨在探究语言及其深层隐含的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利比亚战争作为2011年世界上的热点问题,一直备受各国瞩目。由于政治立场的不同,美国和中国对于利比亚问题的意见一直存在着一定分歧。《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作为美国和中国国内的重要新闻媒体,其报道的态势和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两国媒体对该事件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费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模型从辩证、建构的语言观出发,为从批评语篇分析的视角研究新闻语篇提供了一个系统完善的分析方法。
   本研究基于费氏三维度分析模型作为理论框架,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作为分析工具,从《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对利比亚战争的报道中选出20篇具有代表性并能进行对比的新闻报道,分别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进行批评对比分析。在文本阶段,主要通过对概念功能的及物性和词汇选择,人际功能的情态以及语篇功能的主位选择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语言描述的分析;在话语实践阶段,从信息来源和转述方式两个方面对新闻语篇的生成和理解进行阐释;在社会实践阶段,从两个媒体的机构背景以及利比亚战争的国际社会背景方面进行解释,进而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权利之间的深层关系,从而探讨媒体如何将不同的政治立场与社会因素渗透到新闻报道的语篇中,从语言研究的角度使人们更清楚的理解新闻语篇背后隐藏的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研究表明,《纽约时报》与《中国日报》对利比亚战争的报道确实存在着一定的不同,《纽约时报》的立场站在以美国、法国为首的北约一方,在利比亚国内倾向于支持利比亚反对派。而《中国日报》则不太赞同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在利比亚国内保持一定的中立态度,更多的是对饱受战争之苦的利比亚政府和人民的同情。事实上,两国媒体对利比亚战争各方态度的不同主要是由美国和中国两国政府的不同政治立场所决定的。受国家权力控制和影响的新闻媒体在通过语言报道和传递消息的时候,会有意识的强调某些内容,旨在塑造受众的思想意识形态。所以读者在阅读新闻的时候,应提高自身的甄别力和批评性思考的能力,提高对语言所暗含意识形态的敏感程度。
其他文献
本文从爱的缺失与寻觅角度,对杜拉斯和虹影小说中的“跨国情人”进行比较研究。其中,杜拉斯和虹影有相似成长背景,虹影坦言受到前者影响,她们深受东西方文化熏陶,均获得东西方极大好评,作品中“跨国情人”独特的背景、人物特殊身份,他们与作者同样“爱的缺失”,文化背景的不同促使多方面的异同,“寻觅爱”的过程,他们不同的观念与行动产生冲突与融合,很值得研究。  本文试图以弗洛姆精神分析等理论,同时结合哲学、美学
期刊
索尔·贝娄是继海明威和福克纳之后最负盛名的美国当代小说家。他的小说体现出了极高的思想价值,他将自己对人类的透彻理解和对人类当代文明的精妙分析融入作品之中。《赫索格》是索尔·贝娄的代表作,在他的整个创作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真实地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追寻与探索。这也是他涉及社会问题最多的一部小说,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分析精妙,手法多样,是贝娄小说叙述艺术的典范之
自“五四”运动以来,大量的外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被译介到中国,但针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批评却相对数量较少。《秘密花园》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弗朗西斯伯内特的代表作,在我国,该书已有张润芳、包惠南、李文俊、张建平、许虹等著名学者的多种中文译本出现。然而,目前与该作品及其译本相关的理论研究却相当匮乏,且主要是分析原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义,很少有研究关注这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译本。  儿童文学特殊的读者群体决
学位
篇章语言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它将语篇看作是交际活动,强调翻译在语篇和交际层面的对等。他们认为,翻译中传递的是原文的语言含义和交际功能,只有语篇特征的七项标准(衔接性、连贯性、意图性、信息性、情境性、互文性和可接受性)都得到满足,语篇的交际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果受到语篇特征理论指导,产生的译文会更好地与原文在语篇和交际层面上达到对等。  《浮牛六记》,作为饱含中国文化的文学
阿瑟·米勒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剧作家。《推销员之死》是他的代表作,为他赢得了首个普利策奖。该剧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洛曼一家的悲剧故事,揭示了当时美国下层人民的生存困境。在剧本中,洛曼一家由于受到内心欲望的驱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最终难以逃脱悲剧的结局。  本文试图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分析《推销员之死》中洛曼一家的悲剧。自然主义是一种文学的思潮,它始于19世纪90年代,在20世纪盛行
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少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译者的主体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旨在从阐释学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重要的参与者,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关系到译文质量的高低。从阐释学角度对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进行分析,为翻译理论的建立和翻译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林语堂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作家、翻译家。独特的生活经历赋予了
《小城畸人》是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安德森也因此被认为代表了美国二十世纪文学史的“新声”(New Voice)。在这部由二十五篇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故事组成的小说中,安德森描绘了一个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遭受工业革命冲击的小镇,展现了小镇“畸人们”在美国社会变更期的生活状态。小说以揭示小城镇人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状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相符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后经曹禺改编为剧本。它通过描写一个大家族的没落、衰败及其分化,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的崩溃和青年一代革命精神的觉醒和对理想的追求,有很深远的教育意义和反思意义。最近几年,胡庚申教授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适应”、“选择”的基本原理,并且联系翻译活动与生物进化论自然法则基本原理的相通性,从译者的“适应”和“选择”这个新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随着2004年《
学位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今天,国内掀起了一股“菜根谭热”,有关评注和研究浩如烟渺。《菜根谭》在国内的英译版本出现在本世纪初期,而有关英译《菜根谭》的研究却凤毛麟角。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中的重要理论,从“言必称奈达”到“言必称奈达理论缺陷”,再到如今的“依然适用”,翻译界对功能对等理论经历了热捧、质疑和再次回归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