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心血管疾病和乳腺癌具有相同的致病风险因素,人口老龄化加剧了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这些因素导致癌症幸存者心血管疾病过早发生以及死亡率的升高。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方案为HER2靶向药联用化疗,因顾虑蒽环类抗生素与HER2靶向药同时使用的协同心脏毒性,化疗药常选择微管类植物药而甚少选择蒽环类抗生素。
远期心脏毒性管理对治愈率较高的局限期乳腺癌患者尤为重要。有报道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联用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获得较高的病理完全反应(pathologiccompleteresponse,pCR)率,但远期心血管毒性、长期疗效是否优于不联用蒽环类抗生素方案仍不清楚。T-DM1是曲妥珠单抗与抑制微管聚合细胞毒药物的耦合物,与蒽环类抗生素联用应能产生协同抗乳腺癌作用,但未见其联用的早期心脏毒性报道。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2002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所有HER2阳性局限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合用蒽环类或非蒽环类抗生素新辅助化疗方案,主要比较它们在远期心脏毒性及疗效的差异,明确两种化疗方案优劣。
收集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184例接受曲妥珠单抗联用表阿霉素(PH-FECH)方案和65例曲妥珠单抗联用多烯紫杉醇、卡铂(TCH)方案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记录每个患者基线、治疗期间、治疗后发生的心血管事件,总生存期、死亡原因,新辅助化疗后的pCR、PFS、化疗依从性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Kaplan-Merier生存分析用于评估两组之间的PFS、OS。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辅助化疗方案与pCR的关系。
正常健康雌性小鼠随机分为T-DM1组、表阿霉素或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的蒽环类抗生素组、二者联用组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每3天尾静脉给药1次,共3次。在小鼠给药前的基线和被处死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动态测量小鼠体重,给药2周后行小鼠心肌病理切片检查。
结果:249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9.1年,其中134名患者(53.8%)在新辅助化疗后获得pCR。PH-FECH组的pC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8.2%vs.41.5%;P=0.021)。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ER阴性状态(比值比(OR)=3.03;95%CI,1.75-5.24;P<0.001)、新辅助化疗方案(OR=2.08;95%CI,1.14-3.82;P=0.018)作为pCR的独立重要预测因子。与TCH组相比,PH-FECH组患者10年PFS有显著获益(83.6%vs.72.2%;P=0.044)。总生存PH-FECH组有优于TCH组趋势(83.2%vs.70.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PH-FECH组有优于TCH组趋势(13.0%vs.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2)。严重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PH-FECH组与TCH组分别为3.8%及1.5%,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中断率及化疗所致3或4级贫血发生率PH-FECH组均显著低于TCH组(分别为13.6%vs.27.7%,0%vs.10.8%,P值分别为0.01及小于0.001)。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表阿霉素及其联用T-DM1对小鼠体重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小鼠左室射血分数均值较给药前基线水平均值有下降,但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对小鼠体重有明显影响,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小鼠左室射血分数均较给药前基线水平未见明显下降,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未见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或表阿霉素联用T-DM1组小鼠均未见明显心肌病理损害。
结论:PH-FECH新辅助化疗方案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上,pCR、PFS及化疗依从性明显优于TCH方案,早期及远期心脏毒性PH-FECH组有较TCH组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H-FECH方案是一种更值得推荐的新辅助化疗方案。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或表阿霉素与T-DM1联用,短期对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无明显影响。
远期心脏毒性管理对治愈率较高的局限期乳腺癌患者尤为重要。有报道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联用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获得较高的病理完全反应(pathologiccompleteresponse,pCR)率,但远期心血管毒性、长期疗效是否优于不联用蒽环类抗生素方案仍不清楚。T-DM1是曲妥珠单抗与抑制微管聚合细胞毒药物的耦合物,与蒽环类抗生素联用应能产生协同抗乳腺癌作用,但未见其联用的早期心脏毒性报道。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2002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所有HER2阳性局限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合用蒽环类或非蒽环类抗生素新辅助化疗方案,主要比较它们在远期心脏毒性及疗效的差异,明确两种化疗方案优劣。
收集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184例接受曲妥珠单抗联用表阿霉素(PH-FECH)方案和65例曲妥珠单抗联用多烯紫杉醇、卡铂(TCH)方案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记录每个患者基线、治疗期间、治疗后发生的心血管事件,总生存期、死亡原因,新辅助化疗后的pCR、PFS、化疗依从性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Kaplan-Merier生存分析用于评估两组之间的PFS、OS。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辅助化疗方案与pCR的关系。
正常健康雌性小鼠随机分为T-DM1组、表阿霉素或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的蒽环类抗生素组、二者联用组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每3天尾静脉给药1次,共3次。在小鼠给药前的基线和被处死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动态测量小鼠体重,给药2周后行小鼠心肌病理切片检查。
结果:249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9.1年,其中134名患者(53.8%)在新辅助化疗后获得pCR。PH-FECH组的pC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8.2%vs.41.5%;P=0.021)。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ER阴性状态(比值比(OR)=3.03;95%CI,1.75-5.24;P<0.001)、新辅助化疗方案(OR=2.08;95%CI,1.14-3.82;P=0.018)作为pCR的独立重要预测因子。与TCH组相比,PH-FECH组患者10年PFS有显著获益(83.6%vs.72.2%;P=0.044)。总生存PH-FECH组有优于TCH组趋势(83.2%vs.70.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PH-FECH组有优于TCH组趋势(13.0%vs.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2)。严重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PH-FECH组与TCH组分别为3.8%及1.5%,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中断率及化疗所致3或4级贫血发生率PH-FECH组均显著低于TCH组(分别为13.6%vs.27.7%,0%vs.10.8%,P值分别为0.01及小于0.001)。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表阿霉素及其联用T-DM1对小鼠体重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小鼠左室射血分数均值较给药前基线水平均值有下降,但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对小鼠体重有明显影响,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小鼠左室射血分数均较给药前基线水平未见明显下降,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未见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或表阿霉素联用T-DM1组小鼠均未见明显心肌病理损害。
结论:PH-FECH新辅助化疗方案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上,pCR、PFS及化疗依从性明显优于TCH方案,早期及远期心脏毒性PH-FECH组有较TCH组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H-FECH方案是一种更值得推荐的新辅助化疗方案。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或表阿霉素与T-DM1联用,短期对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