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环类抗生素联用HER2靶向药心脏毒性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f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心血管疾病和乳腺癌具有相同的致病风险因素,人口老龄化加剧了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这些因素导致癌症幸存者心血管疾病过早发生以及死亡率的升高。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方案为HER2靶向药联用化疗,因顾虑蒽环类抗生素与HER2靶向药同时使用的协同心脏毒性,化疗药常选择微管类植物药而甚少选择蒽环类抗生素。
  远期心脏毒性管理对治愈率较高的局限期乳腺癌患者尤为重要。有报道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联用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获得较高的病理完全反应(pathologiccompleteresponse,pCR)率,但远期心血管毒性、长期疗效是否优于不联用蒽环类抗生素方案仍不清楚。T-DM1是曲妥珠单抗与抑制微管聚合细胞毒药物的耦合物,与蒽环类抗生素联用应能产生协同抗乳腺癌作用,但未见其联用的早期心脏毒性报道。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2002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所有HER2阳性局限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合用蒽环类或非蒽环类抗生素新辅助化疗方案,主要比较它们在远期心脏毒性及疗效的差异,明确两种化疗方案优劣。
  收集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184例接受曲妥珠单抗联用表阿霉素(PH-FECH)方案和65例曲妥珠单抗联用多烯紫杉醇、卡铂(TCH)方案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记录每个患者基线、治疗期间、治疗后发生的心血管事件,总生存期、死亡原因,新辅助化疗后的pCR、PFS、化疗依从性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Kaplan-Merier生存分析用于评估两组之间的PFS、OS。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辅助化疗方案与pCR的关系。
  正常健康雌性小鼠随机分为T-DM1组、表阿霉素或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的蒽环类抗生素组、二者联用组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每3天尾静脉给药1次,共3次。在小鼠给药前的基线和被处死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动态测量小鼠体重,给药2周后行小鼠心肌病理切片检查。
  结果:249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9.1年,其中134名患者(53.8%)在新辅助化疗后获得pCR。PH-FECH组的pC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8.2%vs.41.5%;P=0.021)。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ER阴性状态(比值比(OR)=3.03;95%CI,1.75-5.24;P<0.001)、新辅助化疗方案(OR=2.08;95%CI,1.14-3.82;P=0.018)作为pCR的独立重要预测因子。与TCH组相比,PH-FECH组患者10年PFS有显著获益(83.6%vs.72.2%;P=0.044)。总生存PH-FECH组有优于TCH组趋势(83.2%vs.70.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PH-FECH组有优于TCH组趋势(13.0%vs.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2)。严重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PH-FECH组与TCH组分别为3.8%及1.5%,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中断率及化疗所致3或4级贫血发生率PH-FECH组均显著低于TCH组(分别为13.6%vs.27.7%,0%vs.10.8%,P值分别为0.01及小于0.001)。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表阿霉素及其联用T-DM1对小鼠体重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小鼠左室射血分数均值较给药前基线水平均值有下降,但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对小鼠体重有明显影响,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小鼠左室射血分数均较给药前基线水平未见明显下降,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未见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或表阿霉素联用T-DM1组小鼠均未见明显心肌病理损害。
  结论:PH-FECH新辅助化疗方案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上,pCR、PFS及化疗依从性明显优于TCH方案,早期及远期心脏毒性PH-FECH组有较TCH组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H-FECH方案是一种更值得推荐的新辅助化疗方案。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或表阿霉素与T-DM1联用,短期对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氯化聚氯乙烯(CPVC)是聚氯乙烯(PVC)经过进一步的氯化得到的一种高分子材料,作为膜材料,在纯水通量方面较PVC提高了上千倍,在对BSA的截留率及机械性能方面较PVC膜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在膜分离的过程中。大分子物质通过物理化学的作用或者截留附在膜表面,从而导致了膜污染,严重的影响了膜的使用寿命,造成运行费用增高,甚至影响了出水水质,限制了膜分离技术的推广应用。膜污染问题的核心是膜材料本身,提高
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污染场地普遍存在,污染场地的植物毒理研究对场地污染植物修复和场地利用规划十分有意义。为探索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对植物的生长胁迫作用机理,本文以重金属铜、镉和多环芳烃芘为土壤污染物,通过开展盆栽试验,一是研究土壤复合污染物对玉米根系的损伤、生长的抑制,生理指标如叶绿素、丙二醛、抗氧化酶的变化,从而了解污染物对玉米的复合毒性作用;二是研究单一、复合土壤污染下,重金属铜、镉在玉米各
学位
农田水文过程与作物生产联系密切,对于多雨湿润、地势低洼的农业地区来说,降水过多不仅会引发农田土壤水饱和、地下水位抬升,还会导致农田涝渍危害,使作物遭受涝渍胁迫,从而引起作物减产,农业大起大落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是世界上涝渍灾害频繁发生且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涝渍灾害发生,其中江汉平原就是涝渍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依据长系列观测资料,研究易涝易渍农田的水
学位
流域以不同大小水体围成一个生命力旺盛的自然单元,为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提供丰富的水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据地,因此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四湖流域是湖北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在湖北省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增长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围湖造田,不合理灌溉等导致流域内土地涝渍化,土壤生产力下降等现象严重,成为阻碍四湖地区经济繁荣的瓶颈。因而,掌握该地区耕地肥力水
学位
倒伏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并导致机械化收割困难。造成油菜倒伏的原因较多,既有品种本身的原因(内因),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因),要区分导致油菜倒伏的单一原因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外对甘蓝型油菜抗倒性状的遗传和分子基础研究不多,研究结果也不一致。现有研究中有关倒伏的评价指标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开展对甘蓝型油菜抗倒性状的遗传及分子基础研究非常必要。  本研究利用抗倒能力有较大差异
本试验选用了五种不同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种质(白鉴13、CGN03995、甘华油杂9号、中双11号和油菜新种质六倍体)作为试验材料。其中六倍体是由白菜型油菜白鉴13与埃塞俄比亚芥CGN03995杂交后,经人工染色体加倍后得到。试验比较各种质的生育期、生育进程、农艺性状、SPAD以及抗逆性的强弱。为研究油菜新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1.不同种质油菜
学位
目前马铃薯育种进展一直比较缓慢,主要由于马铃薯常规栽培种具有四倍体遗传特性和高度异质性。但是,常规杂交育种仍是目前育种的主要手段,由于马铃薯栽培种遗传基础较为狭窄,普遍存在亲缘关系,导致杂交育种优势难以得到体现。因此,利用具有丰富变异的二倍体马铃薯,建立高效的马铃薯再生体系,以及离体筛选耐盐突变体将对马铃薯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8份经选择适应长日照的原始二倍体栽培种富利亚(Solanum
学位
本研究目的在于卢德勋(2001)提出的粗饲料品质分级指数GI的基础上筛选一些新指标以建立用于实验研究的新一代GI(GI2008),并对在奶牛养殖应用效果中的研究,比较利用GI2008、GI进行粗饲料混合搭配,筛选理想的混合粗饲料配方,观察其乳牛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本研究获得的结果:1、用于粗饲料NDF和CP评定单项指标的比较就粗饲料NDF而言,动物的反刍和NDF含量成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建议选用P
学位
本研究建立了泌乳奶牛乳腺组织体外培养体系及奶牛乳腺组织αs-酪蛋白合成量的Western-blotting检测方法(试验一),并利用建立的体系和方法,分别研究了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苯丙氨酸浓度对αs-酪蛋白合成的影响(试验二);蛋氨酸与蛋氨酸二肽不同组合对αs-酪蛋白合成的影响(试验三)以及不同氨基酸及二肽组合模式对αs-酪蛋白合成的影响(试验四)。  试验一、奶牛乳腺组织体外培养体系和αs-
学位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小檗碱联合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建立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阿托伐他汀钙浓度的方法;研究小檗碱对大鼠体内阿托伐他汀钙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提供小檗碱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用药的参考依据。  方法:  (1)对小檗碱联合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回顾与Meta分析,评价其联合用药的疗效及安全性。  (2)建立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阿托伐他汀钙浓度的方法,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