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1年至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了10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倡导的理念也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实践了10年,如今,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于2011年完成,2012年的秋季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将会如火如荼的推进。从实验稿中“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提出以后,专家、学者和教学一线的老师们都在探索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在教学实施时的策略与方法。本研究以小学数学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为研究的切入点,从理论与实践两层面对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在第一部分,笔者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方法。在第二部分,笔者查阅了与数学活动经验有关的理论文章与著作,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特点及内容构成,以期达到在理论的高度引领自己的研究。这些相关的理论研究将对本研究提供强大理论支持。在第三部分,笔者将从教学实施的策略与途径的层面开展研究。在这个部分,笔者查找并分析了小学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数学教材,发现教材中呈现的教学环节十分有助于数学活动经验的培养,结合对教材的分析和笔者的教学实践,笔者归纳的教学实施策略为:1.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图形的学习;2.开展探究学习,培养探究的经验;3.尝试做数学,经历知识的再创造。通过对同一个教学内容的两次教学对比分析,将教学实施的途径归纳为:1.创造动手操作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几何操作的经验;2.开展探究学习,培养探究的经验;3.提供观察与思考的机会,培养观察与思考的经验:4.尝试解决图形问题,培养几何直观的经验:5.实践与综合应用,培养复合与应用的经验。最后笔者提出了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诚恳地希望专家、学者和同行给予指导,以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