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汽车轻量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车企对汽车大梁用钢板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钢铁企业所生产的低牌号汽车大梁钢,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高强度汽车大梁钢板的研发和应用势在必行。近年来,很多文献对高强度大梁钢成分、生产工艺和技术以及组织性能等进行了研究报道,其中高钛微合金高强度汽车大梁钢采用Ti微合金化提高强度,具有较明显的成本优势。然而,针对高强度高钛汽车大梁钢的基础热力学数据以及热处理工艺对其影响的文献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车轻量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车企对汽车大梁用钢板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钢铁企业所生产的低牌号汽车大梁钢,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高强度汽车大梁钢板的研发和应用势在必行。近年来,很多文献对高强度大梁钢成分、生产工艺和技术以及组织性能等进行了研究报道,其中高钛微合金高强度汽车大梁钢采用Ti微合金化提高强度,具有较明显的成本优势。然而,针对高强度高钛汽车大梁钢的基础热力学数据以及热处理工艺对其影响的文献却少有报道,并且也缺乏系统性不够全面。本文以高强度高钛汽车大梁钢700L为研究对象,研究高钛钢第二相析出的热力学行为及晶粒长大动力学行为;围绕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两大热处理工艺中的关键参数对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并结合冲击试验和硬度试验对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其强韧化机理,最终获取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高强度汽车大梁钢的热处理工艺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1)采用Thermo-Calc软件建立了高强度高钛汽车大梁钢700L中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的热力学数据库。实验钢在平衡冷却析出过程中,按照析出温度高低的顺序依次析出的第二相有:Ti4C2S2、FCC_A1#3、FCC_A1#2、Mn S、Cementite、M2P_C22、M5C2、M23C6和M7C3等相。Ti4C2S2相于固液相区析出,对Mn S的析出起到充分抑制的作用,且Mn S与Ti4C2S2相受元素含量影响不大,仅析出/分解温度有微小变化;FCC_A1#3相主要由Ti、Nb、C、N元素组成,自凝固末端约1498℃开始主要以Ti(C,N)形式析出;FCC_A1#2与FCC_A1#3相是同构异分关系,于1266℃左右以(Ti,Nb)C为主要形式析出,且其析出量以及相中Ti、Nb元素的含量要远大于FCC_A1#3相。FCC_A1#3与FCC_A1#2相析出温度和析出总量均随Ti元素含量的增加而提高。(2)对实验钢进行了不同淬火温度、保温时间的热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的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随淬火温度的提高近乎呈指数形式增加,随均热时间的延长,长大速度渐渐变缓,且淬火温度对晶粒的影响要比均热时间大的多;淬火温度达到或者超过1100℃时,晶粒迅速长大趋势明显;1000℃保温超过60min后晶粒平均尺寸大于实验钢铁素体晶粒尺寸;因此,热处理过程中需将淬火温度控制在1100℃以下且均热时间不超过60min,以避免晶粒异常长大。(3)通过Beck、Hillert及Arrhenius方程拟合实验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过程,其中Arrhenius方程同时考虑淬火温度及均热时间的影响,(D(28)26003t0.367exp(7)-114657/RT(8))晶粒尺寸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具有较优的拟合效果与预测精度;基于第二相粒子的析出热力学数据,通过借用Ostwald熟化模型分析得知,钢中Nb元素的扩散是FCC_A1#2相Ostwald熟化过程的控制性元素;FCC_A1#2相的体积分数与粒子平均半径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能够映证并合理解释实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变化规律。(4)对实验钢进行了不同淬火温度与回火温度的热处理,实验钢显微组织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随着温度的提高,粒状贝氏体(GB)组织有所减少,板条状贝氏体(BF)数量逐渐变多,板条宽度增加,奥氏体晶界逐渐清晰,铁素体基体及边界上的白色的析出物数量增多;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块状铁素体有所长大,M/A组织和残余奥氏体分解现象明显,且出现了数量较少的等轴状铁素体,回火析出物数量增多,回火温度超过600℃后粒子出现粗化长大现象。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实验钢的显微硬度因“弥散硬化”作用,得到显著提高;低温冲击功在不同淬火与回火条件下均表现为上下波动的状态,这主要与第二相粒子与基体组织规律性的变化有关;实验钢在经600℃回火后具有最佳低温冲击韧性,其主要原因是钢基体中存在数量较多的具有高密度位错的贝氏体铁素体(BF)与尺寸合适、分布均匀的第二相纳米粒子,二者带来的综合强化作用是高韧性表现的内在原因。
其他文献
随着5G高速移动网络技术的普及,移动终端的大规模使用使得数据量爆炸式增长,应用对系统的数据存储规模和访问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的出现为高效存储和修改基于树结构的索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由于传统树结构对节点内条目会进行大量迁移,产生的写入开销会导致严重的性能下降与NVM寿命损耗,传统的树索引结构因而无法充分利用NVM的特性。诸如NV-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进步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通过环境介质已经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一方面,中国刚刚摆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中国一只脚迈入后工业化信息时代,三种社会形态交叠使得环境问题治理更加复杂。风险已经不再完全来源于自然力,更多来自人类行为,对于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人类的认知范围,风险呈现出不确定性、可能性、复杂性特征。风险
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大河三角洲都面临沉积物入海通量减少的问题。由于流域建坝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三角洲的沉积物入海通量大幅度减少,已经导致水下三角洲的冲淤态势转换。长江三角洲有重要的地质意义、生态作用、水文作用和社会经济效应,因此,对长江三角洲冲淤变化的研究成为重要课题。沉积物活动性是一个研究三角洲冲淤变化比较合适的切入点,定义为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海底表层的沉积物处于活动状态的时间长度占整体时间的百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建筑的建设量不断增多,运营者和设计者开始关注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照料单元既是养老机构提供护理服务的基本单元,也是老年人日常休息睡眠的主要空间。因而其建筑声环境同时影响老年人康养生活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但目前还鲜有研究涉及。因此本研究选取重庆市6家养老院中的6个照料单元,通过对照料单元中老年人与护理人员的声环境主观评价、照料单元的客观声学参数测量、噪声源行为观测
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受随机风、浪载荷的联合激励,会引起平台和塔架的倾斜运动,使整个机组的空间运行姿态产生显著变化,进而改变不同桨距角下叶片不同径向位置处的相对入流风速,增加发电功率波动,影响风电机组的使用寿命。变桨距控制系统作为海上浮式风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变桨距控制策略对保持输出功率稳定、延长风电机组使用寿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海上浮式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以维持风电机组输出功率
太赫兹时域光谱(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THz-TDS)技术由于具有水分敏感性、无损性、指纹谱性等特征,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常被用于对生化材料的物性表征以及对人体皮肤的活体实验上。然而,目前对人体皮肤的活体太赫兹实验缺乏科学完善的实验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并且对皮肤介电模型的拟合上也存在精度欠佳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太赫兹皮下血糖监测课题
近年来,珊瑚礁钙质砂作为南海地区主要的场地填料,广泛应用于该地区的填海造陆中,形成了大量的钙质砂吹填场地。相较于陆源硅质砂,海洋生物成因的钙质砂颗粒形状更不规则,易破碎。钙质砂棱角状的颗粒会使土颗粒间有更大的摩擦和咬合因而增大抗液化能力,然而颗粒破碎显然又会显著地减小其抗液化能力,因此钙质砂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液化变形行为。现有的地基液化评价方法主要基于陆源硅质砂场地的室内试验和震害调查成果建立的,改
互联网技术与5G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移动网络的组成主要包括无线接入、前传网络、中传网络、回传网络、核心网以及云数据中心部分。移动前传网络是连接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的网络。由于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接口的高数据速率要求,使得移动前传网
可靠性作为衡量复杂机电产品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可靠性评估始终贯穿于产品设计、开发、制造、测试、使用和维修维护等寿命周期各个阶段。因此,对复杂机电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传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主要以产品整机的失效数据作为对象来进行的。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产品的功能和结构越来越复杂化和智能化,逐渐向高可靠性、长寿命的方向演变,使得产品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往往很难收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明确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新目标。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实行租购并举,深化住房制度改革。2017年,广州市政府发布《广州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的通知》,首次提出“租购同权”一词。同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