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汶川8.0级地震前后震源进行了精确定位,并对震源机制进行了研究。在精确定位时,将龙门山断裂带地区(29°N~34°N,100°E~106°E)汶川8.0级地震前后10余年(1999年1月1日~2011年7月31日)187个地震台网记录进行了整理、筛选。用Hypo2000地震定位方法进行了重新精确定位和分析,从输出的3万多个大于2.0级的地震中挑选了2万多个(汶川8.0级地震前7394个震级大于2.0的地震,震后20603个震级大于2.0的地震)震相可靠的地震,进行重新定位。通过Hypo2000定位方法和非均匀速度模型重新定位后,我们发现重新定位的结果得到了改善,重新定位后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0~20km间的上地壳,25~40km的下地壳也有少量地震发生,与下地壳存在脆性变形的断裂活动相对应。定位得到到时残差为±0.36s,震源水平距离误差为±1.04km,深度误差±2.73km。在研究龙门山地区震源机制时,一共得出了成都地区199个震源机制解的结果。其中分时间段计算了震前1999年1月~2008年4月3~5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30个;震后2008年5月~2008年8月8级的汶川8.0级主震及4~5级余震震源机制解104个;震后2008年9月~2011年6月4~5级余震震源机制解65个。最后综合编绘了震前震源机制综合图,以及汶川8.0级主震和强余震震源机制综合图。震前震源机制解类型以逆冲为主,震后汶川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类型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自西南至东北沿着主破裂带方向,余震带南部以逆冲为主,北部以走滑为主。震源机制类型在震后3个月出现了的大量的走滑断层,且逆冲断层和走滑断层数量基本相等,正断层数量也明显增多。经过各种震源机制类交替出现的过渡带,08年9月后转变为以右旋走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