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悲惨世界》中的女性形象看雨果的女性观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qianze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雨果的《悲惨世界》做一个全新的解读。本人注意到传统的对雨果及其传世名作《悲惨世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道主义的解读和对照原则的分析上,在人物的分析上也主要集中在男主人公冉阿让身上,而对芳汀和柯赛特则无人问津,于是有了从女性形象入手来分析雨果的女性观和艺术观的设想。本文主要分三个步骤来阐释:第一步,用雨果的对照原则将《悲惨世界》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为四组,分别分析每一组人物形象的相同和相异之处,进一步总结出每一位主要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总结出雨果塑造女性人物形象的主要标准——美丽、贞洁和恭顺,进而用女性主义的理论指出这几个核心的标准正是形成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格局重要原因,并对这些标准做了较为具体的分析;第三步,结合《悲惨世界》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出雨果的主要文艺思想——对照原则——实际上是由来已久的二元论的继续和变形,对照原则之下的“男人”和“女人”的二元对立正好是女性主义者竭力批判的男权制的基础,在这一组的对立中,女人明显地处于弱势的地位,而《悲惨世界》恰好以一种巧妙的方式遮蔽了女人的这种不公平的弱势地位。最后,我们得出结论,主观上同情女性处境的雨果却在客观上造成了女性身份和角色的进一步的异化和他者化;雨果的“人道主义”中的“人”只是“男人”,女性应当认清问题的实质,并做进一步的抗争。
其他文献
关于广告的研究,我们可以上溯到 18 世纪、19 世纪的西方,甚至更早的西方或中国。但严格地说,广告由“术”走向“学”,即对广告有系统的科学分析与研究,还是 20 世纪以来的事
当前形势下,经济环境不断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思想观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新媒体语境下,为了充分满足现实的发展需要,新媒体平台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
技术自主论最初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万物有灵论。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是技术自主论的一个思想来源,马克思考察的劳动的异化内在地包含着技术的异化。20世纪的学者从不同的
通过对长江中上游安宁河流域天然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及造成的危害进行研究,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和防治对策。
利用测井资料快速准确地确定沉积微相是油田勘探开发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方法,根据测井曲线的变化特点,自动划分沉积旋回,并通过描述曲线形态变化的一系列特征参数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中国下一代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本文从五个方面指出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
研究中国画教学,就会知道我国有着悠久的美术传统。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改革实验则主要借鉴西方,起步晚、时间短。既有相关研究但所选择的视角不尽相同。本文在对传统的中
承认幼儿自我能动性,尊重幼儿的人格和自主活动的权利,以及教师对幼儿学习活动的科学引导,这既是当代幼儿教育科学的核心理念,又是良好健康的幼儿自主活动开展的必要前提。基于这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在某种社会的某种环境中使用的。同时语言也是人类所独有的信息传递工具,研究语言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人们在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传递的时候,总要有其特定的语
区域金融中心是指在某一区域内有直接的腹地,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交易活动频繁,且能对区域经济产生极化和扩散效应的中心城市,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会对区域经济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