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句法对比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ixi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文献都对英汉句法对比进行了探讨。虽然近年来有些学者探究了英汉句法对比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但是大部分文献都集中于理论层面的论述。鲜有学者将英汉句法应用于写作教学实践中,探讨这一理论的实效性。本文通过为期十五周的教学实验,旨在探讨将英汉句法对比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性。本次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共有42名受试参与。每个阶段中,受试需在45分钟内完成一篇150词的、与给定话题相关的英语作文。实验共分析了126篇作文语料,每篇作文均由研究者评阅,所得数据借用SPSS 22.0进行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主要包括Wilcoxon配对符秩检验。此外,第一阶段开始时,研究者随机采访5位受试,以了解受试的情况;第三阶段结束前,研究者再次随机采访5位受试,以进一步了解实验效果。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作文受到了母语的干扰。各方面的母语干扰程度有所不同,有些方面母语干扰现象普遍,如主动句数量明显多于被动句数量;有些方面母语干扰现象不是很普遍;2)学习者关于英汉句法异同的知识储备匮乏,大部分学生对此并不了解;3)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英汉句法对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的语言正确性,使学生的书面表达更加地道。本文共包含五章。第一章为本文的引言,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本文的结构布局。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对比语言学,本研究所包含的7个方面的理论依据,以及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最后提出本研究拟解决的研究问题。第三章为方法论部分,介绍了参加本研究的受试,受试的作文语料,实验过程以及一则教学实例。第四章为实验结果与讨论部分,提供与探讨了实验三个阶段的Wilcoxon配对符秩检验的结果,以及对两次访谈材料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为本研究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发现,指明了本研究的不足,提供了本研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以及对后续研究的一些拙见。
其他文献
随着各领域中外交流的日益广泛,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各领域的国际合作也愈加频繁,涉及的法律活动与法律纠纷也随之增多。可以说,在对外的法律交流中法律翻译不可缺少。国际交往
近年来,中国拍摄了许多文化纪录片,将中国文化以影像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出来。纪录片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又一个窗口。本篇翻译报告是基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播出的纪录片《
近年来,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主体间性这一哲学范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国外学者对翻译主体间性进行了不同维度的诠释。哈贝马斯(Habermas,1929)的交往能力理论(communi
在现代信息技术得到极大发展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大学英语的日常教学,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更新才能保证实际的课堂效果.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
中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随着市场化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重大问题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新的重大理论结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实际上,由于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和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实体经济和金融业务越来越不协调,且在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域企业之间差异表现明显。2018年1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