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了解云南地区常绿阔叶林碳密度的分配规律以及不同环境因子对常绿阔叶林碳密度的影响,本研究以云南两种类型的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在滇中和滇西地区分别建立了15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36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观测样地。通过样地调查数据,利用已建立的生物量优化回归模型计算两种类型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进而计算出它们的碳密度。对两种类型常绿阔叶林不同层次上的生物量和碳密度分配规律进行了分析,且探讨了不同环境因子对两种类型常绿阔叶林的影响及其样地内不同等级度植株固碳能力的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总生物量为741.885t.hm-2,其中,活体生物量为741.097t.hm-2,占总生物量的99.9%,死地被的生物量为0.788t.hm-2。乔木层的生物量为734.354t-hm-2,灌木层的生物量为6.155t.hm-2,草本层的生物量为1.398t.hm-2,粗死木的生物量为0.430t.hm-2,凋落物的生物量为0.358t.hm-2。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总生物量为541.77t.hm-2,其中,活体生物量为519.389t.hm-2,占总生物量的95.2%,死地被的生物量为22.381t.hm-2。乔木层的生物量为514.055t.hm-2,灌木层的生物量为4.127t.hm-2,草本层的生物量为1.207t.hm-2,粗死木的生物量为0.145t-hm-2,凋落物的生物量为22.236t.hm-2。(2)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总碳密度为375.885t.hm-2,其中,活体碳密度为370.953t.hm-2,占到总碳密度的99.8%,死地被的碳密度为1.824t.hm-2,仅占0.2%。乔木层的碳密度为367.177t.hm-2,灌木层的碳密度为3.077t.hm-2,草本层的碳密度为0.699t·hm-2,粗死木的碳密度为0.215t.hm-2,凋落物的碳密度为1.609t.hm-2。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总的碳密度为261.495t.hm-2,其中,活体碳密度为251.246t.hm-2,占到总碳密度的95.0%,死地被的碳密度为11.691t.hm-2。乔木层的碳密度为247.137t.hm-2,灌木层的碳密度为2.064t.hm-2,草本层的碳密度为0.603t.hm-2,粗死木的碳密度为0.573t·hm-2,凋落物的碳密度为11.118t.hm-2。两种类型常绿阔叶林的碳密度主要集中在活体部分。在活体部分中,乔木层的碳密度占到了95%以上,是活体部分碳密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乔木层中,干的碳密度较大;灌木层中,叶碳密度是碳密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草本层中,地上部分碳密度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死地被物中,凋落物的碳密度较大。(3)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碳密度与平均胸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具体表现为:森林植被碳密度随着平均胸径的增加而增加。(4)季风常绿阔叶林胸径在2.5-22.5cm的植株,平阔占到了93%,牟阔占74.7%,碳密度分别占总密度的56.2%和12.4%,胸径在22.5cm以上的植株,平阔占到了7%,牟阔占25.3%,碳密度分别占总密度的43.8%和87.6%。半湿润常绿阔叶林胸径在2.5~22.5cm的植株,平阔占到了85.5%,牟阔占63.6%,碳密度分别占总密度的35.8%和1.8%,胸径在22.5cm以上的植株,平阔占到了14.5%,牟阔占36.4%,碳密度分别占总密度的64.2%和98.1%。两种类型常绿阔叶林小胸径植株占的比重较大,但碳密度却不高,大胸径的植株占的比例不高,但是碳密度却很大。两种类型的常绿阔叶林均表明:存在大胸径植株的样地比只存在小胸径植株样地的固碳能力更强,但同时胸径小的样地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