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历史悠久,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作为一种职业得到人们的认可,口译活动和相关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西方的口译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中国的口译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尽管中西方口译研究发展的历程不一,但也存在某些相似性。首先,在研究领域上,国内外口译研究从主要研究会议口译逐步转向研究法庭口译、医疗口译等不同形式的社区口译活动;同时,在研究主题上,多视角、多层次的特点日益突出,其中就包括口译交际活动的特性与影响(如口译员角色与作用等)(张威,2009: 19)。Pochhacker(2004: 43)也指出,越来越多曾经关注会议口译的研究人员如今对社区口译的研究产生了兴趣。Mary Phelan(2008: 5)则更是认为社区口译将是口译研究新的增长领域。
一直以来,对译员角色的理解与期待的砑究是社区口译研究的重点(Jacobsen, 2009:156)。但在对社区译员角色定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不足、会议译员角色研究相对成熟且影响较大的背景下,社区译员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地受到会议议员机械、被动等传统角色定位的影响。然而,在社区口译中,交际双方是在译员的参与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度必然会比会议口译员要高得多。因而,社区口译与单方向的会议口译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同理,社区口译员的角色定位也应从其自身的特点出发而有别于会议口译员。
鉴于此,本文试图借鉴德国功能目的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视社区口译为跨文化交际活动,认为口译人员在跨文化交际中主要承担着四重角色:积极的准备者、信息传达者、文化中介者和交际促进者。本砑究之所以选择德国功能目的论,主要是因为该理论允许译员为实现口译目的而采用相应变通手段;同时,该理论中的忠诚原则能对译员的行为起到规约作用。
本文介绍了社区口译的定义,分类及特点,简述其在主要英语国家及国内的发展情况,并回顾社区口译员角色的历史变迁。文章在第四章结合了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来深入分析社区口译员的多重角色,并通过具体实例以探讨译员在扮演多重角色时的得失。由于社区口译在中国的研究较少,结合功能目的论对其译员角色定位的讨论更为鲜见,因此,本研究是一项尝试性的研究。该研究试从新的角度探讨社区口译员的角色,希望能为口译研究及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