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依据,史前人类的个体行为与大多数群体活动都是围绕食物展开。任何族群对所处地域特定食物的认知与应用独具智慧,食物的功能与内涵之丰富,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日趋精密、复杂。食物的象征意义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学领域备受欢迎的选题。“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食物与祭祀对文明初期的各个族群的心智和心理都有深刻的影响。透过食物和献祭行为观察特定族群的社会秩序与身份认同,是许多人类学者进入田野调查之初或深或浅思索的内容。大理白族的神祗角色复杂,奉献神祗的祭品丰富,都能够在集体或家庭的大大小小的祭祀礼仪中保持良好的秩序。本文的研究即是由这个问题开始思索白族如何用食物对宇宙世界进行划分。除了最为人所知的本主信仰,白族还有祖先崇拜、儒释道三教并立的文化现象,也是学界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至今仍缺乏对白族食物类祭品及祭祀饮食行为的专门研究。本文借鉴象征人类学几位重要代表人物的理论方法,以格尔茨、特纳、利奇与道格拉斯的相关理论为主,以祭品和祭祀饮食事象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解读食物类祭品的象征意义,以及献祭行为的内部逻辑。同时参照武雅士20世纪70年代对台湾汉人社区的神、鬼和祖先的三层分类及其象征意义,进行跨文化的比较。文章对仪式活动中内容繁多的食物类祭品做了分类与文化学意义的分析。日常食品到仪式祭品的转换呈现了当地人运用食材的基本理念和献祭行为的普泛心理。祭坛上的所有食物,构成相对完整的象征符号:一些食物自身具有相对独立的象征意义,一些食物必须放置在指定的位置才是对神圣空间的确认,一些食物须以组合的形式出现才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祭品作为符号的复杂性和多义性,需要我们从解释意义、操作意义与位置意义等三个层次进行解读。除了对祭品本身的静态描摹,本研究认为,在经历了上世纪50、60年代对民间信仰的全盘摒弃,到2000年后新农村建设时态下的地方民族文化复兴——寻拾习俗文化碎片,重构昔日传统。通过各不相同的食物类祭品内容与祭仪,分别探讨神、鬼和仙在白族社会的象征指代。即白族社会中的本主、山神、灶神等等,应当理解为“庇护神”,具有高度的人格化与功能化的特征。泛称的“鬼”,在白族的宇宙观中,又分为三类:自家的祖先、熟人的祖先以及无人祀奉的孤魂野鬼。这三类分别对应世俗人际网络中的亲属、熟人和陌生人。孤魂野鬼被人们笼统称为狭义的鬼。村民口中的“仙人”、“大神大圣”,泛称为“仙’”,是帝制时代官僚体系的文化遗存,也是今天的白族村民与意识形态的权威保持“敬而远之”距离的隐喻。人们祭祀上述三种超自然物,均有各自的祭品、祭仪与禁忌。在仪式过程中,象征洁净的祭品具有确认神圣空间的功能。在庆典中,人需要食用素馔净化身体,进入到神圣空间,与庇护神进行“礼物交换”,当献祭结束时,人们通过共餐享用祭品,身体从被污染的死亡中回归世俗。庞大的祭祀饮食象征符号系统构建了白族的宇宙观,同时成为人际关系的投射,较为典型的是庆典结束后的共飨,强化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座次和进食秩序反映了不同人群之间的身份区隔与等级差别。此外,本文在进行共时性研究的同时,比较《祖荫下》、《五华楼》等相关文本,对全球化视野下的祭祀与饮食作历时性的观察与思考。由于这一地区较为显著的社会经济变迁,本研究尝试全面、系统、深入地对大理洱海周边地区白族的祭品做博物馆意义上的搜罗、整理、分类和归纳工作。希冀有更多的研究者关注食物与社会、宗教、环境等方面的深层联系,探究食物和饮食行为在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