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大部分远海海洋活动分布在距离我国最近的远海——西北太平洋,本文对128°E~142°E,13°N~21°N海域,采用2012年8月份某一航次的CTD,XBT资料和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提供的该时间段该调查海域的Argo资料,进行了菲律宾海域夏季的海洋水文环境和水团分布研究。研究海域位于一直是国内外海洋学者关注热点的菲律宾海,它向西通过巴士海峡连接我国南海,向东既是西太平洋,是连接印度洋、南海和太平洋的交通枢纽,也是我国通向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和南美国家主要的海上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太平洋水和黑潮水经过该海域进入我国近海,研究菲律宾海域的水文特性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的内容、来源、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方法,根据已有的海洋调查资料,分析研究该海域温、盐、声速等水文特征:采用垂直梯度法计算分析了菲律宾海夏季等温层和温跃层的规律和厚度强度等特征,根据等温层的不同将温度剖面分为三类,描述了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三类等温层和温跃层分布规律;之后分析了菲律宾海的深海声道,判断声道轴深度受纬度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深度的温度及其差值得到深海声道的深度跟温度梯度有关的结论;然后绘制了不同深度的温度水平分布图和不同经纬度方向的温度断面图,在水平方向和断面方向描述了夏季菲律宾海域的温度分布情况。针对CTD数据、XBT数据和Argo数据,提出了基于回归分析的适用于夏季菲律宾海域的TP-S经验公式。根据海水状态方程,应用CTD的温盐深数据,采用合适的拟合函数求T-S经验方程,得到分段方程拟合效果更好,但是分段回归方程没有通过Argo数据验证,之后采用二元三次多项式回归得到拟合效果和指标都优秀的TP-S经验公式,该经验公式可以通过Argo数据验证,之后应用TP-S经验公式得到XBT的盐度回归数据,提高了XBT数据的使用效率。最后,使用XBT盐度回归数据,并分别使用T-S图解法、K-means聚类分析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菲律宾海域进行了垂直方向的水团分析。同时应用实测的CTD数据,分别使用定性的T-S图解法、定量的K-means聚类分析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法,将菲律宾海域水团分为表层水(BCW)、次表层水(CBCW)、中层水(ZCW)和深层水(SCW),并描述各水团的温盐性质。比较了使用实际测量数据和回归数据得到的水团划分的区别以及三种水团分析方法的区别,可以认为通过TP-S经验公式得到的XBT盐度回归数据不适用于表层水团划分,但是在表层以下的水团划分中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