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闪混系统的概念,考虑更加简单的预絮聚工艺,将填料和湿部使用的部分助剂按一定的方式提前混合均匀加入纸浆中,这是现今设想的预絮聚技术。相比较之前的预处理更加彻底的絮聚所有成分。而相对于闪混系统减少工艺的方式来说,给予填料和助剂更多的混合时间和充分的程度,并能控制整个絮聚的系统环境来提高成纸的效果。本论文首先探讨预絮聚工艺的可行性,根据实际生产工艺下助留助滤系统通过正交实验得出预絮聚工艺的最佳用量及加入顺序,然后与模拟实际生产工艺下抄造成纸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预絮聚工艺的可行。在可行的情况下,进一步研究预絮聚工艺的机理,通过所采用的助留助滤系统中助剂用量及种类测定浆料体系ZETA电位的变化、絮聚体的尺寸、成纸的分布情况来探究预絮聚工艺的机理。从成纸的SEM形貌发现絮聚体大部分留着在纤维与纤维之间的交织出,而模拟实际生产工艺下的成纸填料确留着与纤维的表面。利用静电场的概念解释现象并说明了预絮聚工艺下成纸在留着率提高的情况下抗张性能没有明显降低的原因。纤维与絮聚体之间的吸引作用使得絮聚体的留着位置对成纸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对预絮聚工艺有初步了解后,对预絮聚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滤水时间及一次留着率发现CS、CPAM、填料及CP3会有一个上升后再下降的趋势。预絮聚工艺的广泛适用性需要实际生产进行研究,通过对两个纸厂分别从双元助留体系和微粒助留体系与模拟实际生产工艺在成纸性能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其中一个纸厂预絮聚工艺下填料留着率提高13.0%的同时纸张的抗张指数提高了2.7%,另一纸厂预絮聚工艺下填料留着率提高14.4%的同时纸张的抗张指数提高了17.9%。可以发现预絮聚工艺能够适用不同的实际生产情况。PVAm是一种造纸增强剂,通过抄造成纸性能发现其对填料和细小纤维留着率及成纸裂断长都能有所提高,不同的造纸增强剂达到不同的实际效果。现今各个纸厂广泛使用不同的造纸增强剂来提高纸厂的生产效益,其可以看作是对填料的预处理。通过研究可以看出预絮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广泛适用性,对其机理可以通过静电场理论进行解释。通过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控制预絮聚的程度和作用效果,以达到适应不同环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