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著对新诗的命名与建构 ——1920-1940年代文学史著中的新诗概念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0至1940年代编写的文学史著,对新诗历史的叙述正如新诗本身,也经历着一场概念及创作的厘清和指认。文学史家选取不同的名称进入历史,记录它们呈现的特征,同时对新诗观念进行演绎,建构起和新诗相关的知识谱系。本文试图以文学史著对新诗概念的认定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对这一时期文学史著中的新诗叙述进行概念清理。在研究上以文学史著为考察对象,以新诗概念的认定过程为重点,将文学史著对新诗概念的认定视为一种为新诗谋取合法性、建构诗学观念、塑造新诗形象的诗学活动。因此,文学史著对新诗认定过程中的话语策略、作品指认以及不同时期文学史著对新诗概念的认定情况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围绕“文学史著如何对新诗概念进行认定”这一问题展开,选取了“新诗”、“白话诗”、“无韵诗”、“自由诗”、“西洋体诗”五个概念进行个案研究,通过爬梳不同时期的文学史著使用这些概念和对相应作品的收录情况,厘清其入史轨迹,呈现出文学史著中相关话语的建构过程。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研究文学史著在“新诗”概念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以1920年代的文学史著对新诗合法性地位的争取、1930年代的文学史著对新诗分期的想象和1940年代的文学史著对新诗形式问题的反思为线索,来谈文学史著中“新诗”形象的确立过程;第二章考察文学史著对“白话诗”的话语重构以及对“白话诗”历史价值的估定,以1920年代的文学史著在提倡白话文学的逻辑下对“白话诗”的溯源指认、1930年代的文学史著对“白话诗”探索意义的肯定、1940年代的文学史著从名称和语言的角度对“白话诗”这一概念的重新审视为基础,来论述文学史家对“白话诗”作为新诗体的建构过程;第三章从文学史著对“无韵诗”的命名与构建的角度来看“无韵诗”的入史历程,以1920年代的文学史著对“无韵诗”的叙述和指认、1930年代的文学史著在“中国文学史”和“新文学史”中对“无韵诗”的叙述、1940年代的文学史著从诗体建构和新诗发展的角度对“无韵诗”的反思为主要论述对象,还原“无韵诗”这一概念的入史过程;第四章论述了“自由诗”这一译介过来的概念是如何被文学史著认定为新诗,考察不同时期的文学史著对“自由诗”的理解,探讨文学史著在“自由诗”话语建构中的作用。第五章以文学史著对“西洋体诗”的命名及还原来看文学史家是如何将诗人们借鉴西方诗体创作出的诗歌指认为新诗,还原其入史过程。结语部分通过对文学史著在指认这五个概念时的话语策略进行分析和阐释,总结文学史著对新诗概念认定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征和规律。总体而言,正是在文学史著对新诗概念的认定中,新诗实现了对自身及其概念的历史建构。
其他文献
采用问卷法,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量表和工作旺盛感量表对广东省佛山市某九年一贯制学校的22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探讨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工作旺盛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中小学教师群体中,领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工作旺盛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领悟社会支持对工作旺盛感存在直接效应,心理资本在领悟社会支持对工作旺盛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在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是衡量教学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因此需要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且制定科学的教学流程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进而促进学生成长,使之高质量完成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习过程,进而更加优质地完成高职人才培养工作。
接力赛跑是一项情绪激昂的、娱乐性的田径运动。该运动的诱惑力不依它所举行的场地而改变,无论在运动场上,在城市的街道上还是在公路上,观众都观看得很有兴趣。举行接力赛跑不受代表队数量和人数的限制。举行接力赛跑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但裁判员仍然要做很多11作。接力赛跑
期刊
经济新常态下,行业及企业的竞争愈加剧烈,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财务风险及内部控制,将其作为现代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财务内控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当前的问题探讨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进入调整发展时期,在此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
期刊
社会经济的快速提高,造就了建筑施工行业的辉煌,自改革开放结束后,城市化脚步逐步加快,建筑施工行业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自身经营规模在不断壮大,一些安全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建筑施工行业来说,施工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如果管理不当出现安全问题,不但会降低工程质量,还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建筑施工行业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讲述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出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全面深化财务制度改革,单位组织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逐渐引发高度重视,促进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创新、构建全新的预算管理体系,成为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新常态的影响,对事业单位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措施进行了探究,旨在能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促进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创新组织推进,切实提高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保障职业单位全面深化改革的稳定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智慧工地建设覆盖率大幅度提升,如何打破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困境显现出其重要性。文章将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论述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职院校也开始贯彻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会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以郑州财经学院为例,分析了郑州财经学院的会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来优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校专业水平,从而为其他院校提供参考。
近年来,溶液法制备的铜铟镓硒系列(Cu(In,Ga)(S,Se)2,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因其高的能量转换效率(PCE)、更好的材料利用率以及低生产成本,展示出了作为主流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另一个选择。
会议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使人们认识到数据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加强数据创新对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来说,其重点是对核算监督专业性人才进行培养。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为会计发展提供重要条件,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积极优化,促使数据的详细分析,也有利于人才培养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本文中,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做出详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