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渠道混凝土衬砌服役环境和特殊气候为背景,利用灌区周边固体废弃物粉煤灰和硅粉替代部分水泥配制混凝土试块,通过室内快速冻融机和风沙吹蚀装置模拟野外服役环境,运用超景深显微镜对混凝土损伤表面观测分析,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孔结构变化趋势,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和物质衰变方程理论分别建立寿命预测模型和劣化衰减模型,为北方冻融风蚀区渠道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配制适合灌区服役环境的渠道
【基金项目】
: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NJZZ22517);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研专项项目“河套灌区混凝土衬砌配合比优化与施工工艺应用研究(NSK2016-S11)”;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寒旱区渠系水工混凝土衬砌风蚀-冻融损伤机理试验研究(NJZZ2251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渠道混凝土衬砌服役环境和特殊气候为背景,利用灌区周边固体废弃物粉煤灰和硅粉替代部分水泥配制混凝土试块,通过室内快速冻融机和风沙吹蚀装置模拟野外服役环境,运用超景深显微镜对混凝土损伤表面观测分析,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孔结构变化趋势,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和物质衰变方程理论分别建立寿命预测模型和劣化衰减模型,为北方冻融风蚀区渠道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配制适合灌区服役环境的渠道衬砌提供一些基础研究。(1)风沙吹蚀加速渠道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冻融劣化规律受不同风沙吹蚀因素影响显著,合理双掺粉煤灰、硅粉有利于提高渠道混凝土抗冻、抗冻融-风蚀耐久性,其中粉煤灰替代率为15%与硅粉替代率为4%耐久性能较佳。(2)冻融-风蚀作用下渠道混凝土表面劣化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随吹蚀角度、挟沙量增加而增大,渠道混凝土的表观损伤度体现为分形维数增大。结合吹蚀表面微观形貌变化发现,低角度沙粒反复削磨加深纵向沟壑形成,高角度反复冲蚀加剧坑洞深度。(3)核磁共振试验结果表明,冻融-风沙吹蚀作用较单一冻融作用T2谱面积、最可几孔径均呈现不同程度增大,表观损伤破坏为黄河水溶液进入内部结构提供通道,经冻融作用加速微小孔隙和小孔隙向大孔隙演变,束缚水饱和度减小,自由水饱和度增大,渠道混凝土内部损伤加剧。(4)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物质衰变理论,分别建立了冻融环境、冻融-不同角度风沙吹蚀环境、冻融-不同挟沙量风沙吹蚀环境的寿命预测模型和劣化衰减模型,且2种模型预测精度较好,适用于高寒风蚀区渠道混凝土服役寿命预测,为高寒风蚀区渠道混凝土服役寿命预测提供理论支撑,为系统全面研究北方不利服役环境渠道混凝土耐久性能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人类活动已成为导致草地退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因地制宜地确定内蒙古草甸草原最佳草地处理方式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内蒙古半干旱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仅围封(UNM)、围封+1年刈割(M1)、围封+多年刈割(ML)、围封+火烧(F)和放牧(G)等不同处理方式对植被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分析经不同处理植被物种组成、植被数量特征、群落多样性以及土壤温度、含水率、电导率、有机碳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丰富,为我国主要能源基地之一,鄂尔多斯市神东矿区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高强度煤炭开采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一系列地下水资源短缺问题,由开采引发的水质与水量的变化,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以神东矿区旗下较有代表性的补连塔矿区为研究区,开展采煤驱动作用下含水层系统演化研究,探究地下水化学组分变化特征及
在全球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立足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工混凝土特殊服役环境和当地丰富的粉煤灰和风积沙资源,研究室温环境下,通过碱激发技术实现粉煤灰高替代水泥配置风积沙混凝土,既是对固体废弃物粉煤灰和风积沙的再利用,也是减少全球碳排放的有效措施。从宏观、微观、化学组成等角度研究室温养护下不同碱掺量粉煤灰风积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以及孔隙结构和化学成分演化规律,并运用Weibull分布函数建立碱激发风
本文选择以大海则煤矿、营盘壕煤矿、巴拉素煤矿所在的海流兔河流域为研究区,应用数字滤波法(RDF)、时间步长法(HYSEP)、滑动最小值法(UKIH)和加里宁法四类10种方法进行对比评价,采用纳什系数以及相对误差对海流兔河流域进行基流分割方法的适用性分析,并选择数字滤波法和滑动最小值法从年际尺度、月季尺度对基流进行精度计算,定量计算人类活动和降水对海流兔河基流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借助Gis平台软件,
砒砂岩是一种特殊的砂岩、泥砂岩,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所接壤处的鄂尔多斯高原。因为砒砂岩整体结构性能极差,遇水成泥沙,所以导致它在雨水季节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为了实现大量松散砒砂岩的有效利用,提高砒砂岩的力学性能,将其开发为砒砂岩水泥土运用于路基垫层、渠道衬砌等方面,既可以实现资源利用,也能改善黄河流域砒砂岩地区的水土流失。又因呼和浩特市与包头地区火力发电厂、热力公司较多,且为降低污染多采用循
为了在内蒙古西部沙区建设过程中有效地降低成本、就地取材,我们可以利用沙漠地区丰富的风积沙资源制备工程所需的混凝土材料。本试验采用60%风积沙等质量替换河砂,并掺入不同掺量碳酸钙晶须来分析获得晶须增韧风积沙混凝土的最佳碳酸钙晶须掺量,开展碳酸钙晶须对风积沙混凝土增强、增韧机理方面的研究,建立晶须增韧风积沙混凝土强度随龄期变化的数学模型。依托盐溶液冻融循环破坏试验研究结果探究晶须增韧风积沙混凝土的耐久
达拉特旗是鄂尔多斯市较为重要的农业作物生产大县,土壤盐渍化是影响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的关键因素,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是盐碱地改良的首要目的。2020年达拉特旗启动实施了2万亩“达拉特旗盐碱化耕地改良示范区水盐监测与评价”科技示范推广计划项目,本文通过研究试验区施加不用改良措施条件下土壤改良情况,针对不同的研究区域选择了最适合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20~2021年
库布其沙漠北缘地区因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加之该地区也面临黄河凌汛期水患灾害威胁。为缓解防汛安全形势并改善地区生态环境,2014年起,有关部门当地探索实施黄河生态引水工程。工程实施以来,环境显著改善、植被覆盖度持续增强,但下垫面生态格局演变进程发生变化,水文循环过程受到影响,同时由于常态化引水机制缺失,生态环境恢复情况反复,引水工程在部分地区也并未产生持续性效应。因此为保障地区生态环境持续
机制砂在开采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泥粉,泥粉因其本身特性,会影响混凝土工作性,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也有不利影响,《建设用砂》中以MB值来表示机制砂内的泥粉含量。随着我国基建规模的扩大,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适用面扩大,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的要求提高,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受泥粉的影响研究十分必要。偏高岭土和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通过掺加矿
拉萨地处拉萨河谷地带,为西藏的主要耕作区,燕麦是近年来该地区广泛种植的人工牧草之一。该地区燕麦生长多依赖降雨和地面灌溉,但由于当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耕地土层薄、地势不平,导致燕麦产量低下、灌溉水利用效率低。喷灌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节水、增产等优点,是拉萨地区逐步引入、推广的重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针对高海拔地区独特自然气候条件下,喷灌水运输到田间过程中辐射是否会对其产生影响尚未确定,喷灌技术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