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齿轮箱动力学特性分析与优化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ingz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劣的海上工况以及高额的故障维护成本制约着我国海上风电行业的发展水平,也对大型海上风电机组齿轮箱等关键部件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某5 MW海上风电机组齿轮箱为研究对象,以“参数激励特性分析-齿轮故障建模及动力学分析-齿轮箱参数优化”为研究思路,综合运用多体动力学、振动理论、赫兹接触理论、集中参数法、遗传算法、模态分析、正交试验等方法,通过揭示典型齿轮故障的产生机理,提出基于可靠性增长的海上风电齿轮箱优化设计方案。具体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参数激励对齿轮动力学特性影响规律研究。以某5 MW海上风电机组齿轮箱高速平行级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其弯-扭-轴-摆耦合的1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在额定转速工况下,定量地探究压力角、螺旋角、齿中心距、齿侧间隙等参数激励对平行级齿轮动力学特性影响规律。研究表明:25°压力角下的齿轮啮合力波动相对较小;螺旋角差异对齿轮振动特性的影响尤为显著,9°螺旋角附近振动较弱;与直齿轮相比,斜齿轮啮合刚度对中心距变化更为敏感,随着中心距的增大,啮合刚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法向齿侧间隙变化对直齿轮振动特性影响更为显著,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法向齿侧间隙,齿轮的振动减弱。(2)局部齿面均匀磨损故障建模及动力学特性研究。以某5 MW海上风电机组齿轮箱高速平行级直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集中参数法的弯-扭耦合齿轮传动模型;基于悬臂梁理论及势能解析法,得到有、无磨损故障下的理论时变啮合刚度模型;引入弧度角参数θ来表征磨损程度,建立局部齿面均匀磨损参数化模型,对不同转速、不同磨损程度下的齿轮箱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研究表明:随着输入转速、齿面磨损程度增加,齿轮箱振动剧烈程度增大;在无齿面磨损故障下,箱体振动加速度的主要激励源为啮合频率的倍频,按幅值由大到小依次为3fm、2fm、4fm、1fm,而在齿面磨损故障时,主要激励源变为2fm及周围故障频率。(3)基于齿廓外形与摩擦耦合的分布齿面剥落故障建模及动力学特性研究。以某5 MW海上风电机组高速平行级齿轮副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齿廓外形和摩擦耦合的分布式齿面剥落故障建模方法;建立不同剥落程度下的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模型,并将其代入到考虑弯-扭耦合的齿轮箱动力学微分方程,在不同转矩工况下对其进行数值求解,对不同磨损程度、不同转矩工况下的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研究表明:随着齿面剥落程度和输入转矩增大,箱体振动、齿轮扭振越剧烈;在40%额定转矩附近,齿面剥落引起的齿轮箱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变化尤为显著;引起小齿轮扭振幅值大小的主要激励频率依次为1fm,2fm和4fm,不随剥落故障程度变化而变化,高阶激励频率下的扭振幅值随着剥落程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4)基于遗传算法的大型海上风电多级齿轮箱减重优化研究。以某增速比为97的5 MW海上风电机组两级行星一级平行齿轮箱为研究对象,以齿轮箱最小体积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传动轴的强度、齿载荷强度等约束,借助遗传算法对各级增速比、行星轮数目排布进行优化设计;对优化后的各级增速比区间进行解耦,建立基于零阶优化算法的齿轮箱配齿方案及相应的弯-扭-轴-摆耦合动力学模型,在额定转速工况下对齿轮箱均载特性、振动特性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以A5A3B型齿轮箱为例,当其各级增速比分别由4、5、4.85优化至3.778、5.4、4.755时,其等效体积由近7.2 m3降至约6.4 m3,减重比接近11%;以A3A3B型齿轮箱为例,当其第一、二级的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齿数分别为29、28、85和26、46、118,第三级大、小齿轮齿数分别为1 1 1、25时,齿轮箱行星级均载特性良好,且高速输出轴传动平稳。(5)基于正交试验的大型海上风电齿轮箱多级螺旋角优选研究。以某5 MW海上风电机组两级行星一级平行齿轮箱为研究对象,建立以三级齿轮螺旋角(A、B、C)为自变量因素,以5°、8°、11°、15°为离散水平的16组正交设计方案,建立对应不同正交设计方案的带有浮动太阳轮的弯-扭-轴-摆耦合齿轮箱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对齿轮箱均载系数、振动信号等参数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对各自变量因素及离散水平进行因子效应评估;采用对比算例验证正交试验结果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任一行星级的均载特性均主要与该级螺旋角有关,第一级螺旋角较大,第二级螺旋角在11°附近时,对应该级均载特性良好;当第三级螺旋角在8°附近时,高速输出轴振动程度较弱。局部齿面磨损与分布式齿面剥落故障建模方法为揭示齿轮疲劳故障特性提供有效的数据参照;在减重、振动特性、均载特性优化等方面提出的齿轮箱参数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大型海上风电齿轮箱的可靠性。部分研究成果已投入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其他文献
火焰作为燃烧剧烈化学反应的中心区域,含有燃烧稳定性、热效率及污染物排放等重要信息。对火焰特征参数的测量是揭示燃烧现象本质和规律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工业燃烧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运行提供重要依据。现有的检测技术大多是利用火焰的热学、声学和光学特性来获取火焰的定量或定性信息,而利用火焰的电学特性进行火焰特征参数测量的研究较少。为了更为深入、细致、全面地研究燃烧现象,并为已有燃烧诊断系统提供新的互补性信息,有
学位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电化学储能、信息电子等多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以及锂离子电池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使锂离子电池工作性能、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锂离子电池的工作过程是复杂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与热质输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受外界环境的密切影响。本文以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热耦合特性为对象,围绕电池的寿命衰减,模组热管理以及热失控的传播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首先,采用实验方法测
学位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装机规模连年增长。以光伏为核心产业向外辐射的其他清洁能源行业,也在能源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由于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特征以及受能源市场变化、光伏资源分布有限、风险因素较多等原因影响,光伏发电面临严重的弃光限电问题,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阻碍光伏产业的绿色发展。因此,解决弃光限电问题和提升资源利用率对促进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随着能源互联网储能技术
学位
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高速发展,微纳撞击液滴不仅引发了传统技术的重大变革,同时推动了能源、航空航天、相变储能、强化传热、医疗保健等诸多领域高新技术的孵化。然而,由于尺度效应的作用,纳米液滴撞击固体表面的动力学特性不同于宏观尺度液滴。目前,有关纳米液滴撞击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得到全面的规律,更没有建立纳米液滴撞击相图。本文研究了纳米液滴撞击固体表面动力学特性,揭示了纳米撞击液滴的尺度效应和能量转换机
学位
随着区域电网联络运行,扰动后电网动态特性的演化规律日趋复杂,扰动传播引起频率的波动范围大,且呈现出复杂的时空分布特性,系统频率稳定问题突出,导致基于本地量测的频率稳定控制存在局限。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以同步性和快速性,为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协同控制提供了实时的数据基础。针对互联电网中频率动态时空分布特性明显、频率协同控制困难的问题,论文以W
学位
地震液化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同时它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近期大地震中,因液化导致的工程破坏和社会灾害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国际上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毒瘤”,也成为了可能危害人类安全的极端危险源。我国属于液化震害高风险国家,开展液化震害风险防治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对于国家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工程上采用的液化防治技术体系形成于20世纪60-80年代,并在许多具体技术方法研究
学位
压接型IGBT器件具有双面散热、失效短路和功率密度大等优点,在高压大功率电力变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压接型IGBT器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其内部并联IGBT芯片参数及封装参数的差异,导致芯片间存在电流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严重降低器件的安全工作能力。针对压接型IGBT器件内部并联均流问题,现有研究缺乏有效的理论分析和仿真方法。实验测量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研究手段,本文以实验测量为主,理论分析和仿真
学位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先保护生态,努力建设美丽长三角。2020年7月1日,上海、江苏和浙江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构成了区域建设的政策框架体系。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关
学位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积极发展绿色低碳的新能源电力产业,快速提升的风电、光伏渗透率对电力系统提出了严峻考验。作为一种灵活的调节资源,储能系统具有良好的调频、调峰技术优势,可平抑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本文以基于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储能电池寿命估计、新能源功率预测、风光储系统研究等工作,为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分析研究影响锂离子电池
学位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