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和病死率最高的成人颅内肿瘤,其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手术和放化疗等多种治疗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即使是接受综合治疗的患者,其预后也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接受综合治疗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部分患者在同步放化疗结束后12周内复查颅脑磁共振时发现影像学早期进展。影像学早期进展的性质可能为早期复发,亦可能为假性进展。而早期复发和假性进展在治疗方案和预后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目前,仅通过即时影像学方法无法有效鉴别两者;而再次开颅手术或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诊断由于其有创性和局限性并未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在临床实践中,比较可行的鉴别诊断方法是影像学随访,但其需要2个月以上的随访时间,明显影响了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及时制定。本研究旨在建立及时、准确、便捷的判别模型,鉴别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早期复发与假性进展。以期有助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及时制定和预后的提高。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分析,回顾性收集了47例发生影像学早期进展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神经功能状态变化、手术切除程度、性别、年龄、磁共振检查、类固醇使用剂量、放化疗方案等);利用首次开颅手术或立体定向活检获取的病理组织,检测相关分子标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表达情况,甲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IDH1类型)。对于获得的数据,首先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早期复发与假性进展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因素,验证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比较各因素效应的相对大小,然后建立基于多因素的Fisher判别模型,以判别发生影像学早期进展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属于早期复发或假性进展。并对判别模型进行系统性评价。结果:胶质母细胞瘤早期复发与假性进展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因素包括:神经功能状态变化(P=0.015)、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P=0.005)、IDH1类型(P=0.019)。未发现各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各因素对于判别结果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列为: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X4)、IDH1类型(X5)、神经功能改变(X1)。Fisher判别函数夕判别界值Z。为-0.151。当判别函数值Z>-0.151时,判为假性进展;当判别函数值Z<-0.151时,判为早期复发。将研究对象回代入判别模型,有9例误判,误判率为0.19(9/47)。结论:发生影像学早期进展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神经功能状态加重的患者更有可能为早期复发;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患者更有可能为假性进展;IDH1野生型患者更有可能为早期复发。神经功能状态未加重、MGMT启动子甲基化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发生的影像学早期进展极有可能为假性进展;神经功能状态加重、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IDH1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发生的影像学早期进展极有可能为肿瘤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