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以贵阳黔鹰5708厂为例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iy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国家政策的更新,三线建设早已经退出了公众的生活,淡出了人们视野。那些曾经繁华、热闹的三线建设厂区如今变成了一座座隐秘空城。作为我国新时期工业化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这些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具有独特的人文与历史价值,应该受到我们的保护。为此,本文以研究问题为导向,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策略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历史较短,工业遗产自2006年起受到学者的关注,近年来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遗产研究体系。但对于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这一特定领域的研究目前仍较为空白,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难以恰当的应用于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这一特殊的遗产群体中。本文将目光锁定在跨学科、多方面、综合思维的角度,从区域环境背景、园区外部空间、遗产内部空间以及生态节能设计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适宜贵州省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策略,并以实际案例辅助验证更新改造策略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论文研究一共分为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背景梳理。对我国工业遗产及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概念与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解析,为下文的研究夯实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基本情况介绍。对贵州省三线建设运动的背景、历程、特点与地位进行详细分析,在实地调研之前做好理论准备。第三部分:实地调研。对贵州省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并在调研的基础上从片区环境背景、外部空间形态、遗产内部空间、生态节能设计四个角度对贵州省改造后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第四部分:策略提出。针对上一章节的调研,本章节从区域环境背景、外部空间形态、遗产内部空间、生态节能设计四个方面,对贵州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策略体系进行了构建。第五部分:策略验证。以贵阳黔鹰5708厂为例,将提出的策略应用于实际改造的案例中,验证提出策略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论文通过以上几个章节的论述,完成了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论文的最后一章节将解决问题的策略用于了实践。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为我国贵州地区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本论文选取天津意大利租界作为研究对象,把天津意租界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将时间限定在1901年意大利军事占领至1945年租界被正式收回之间。本研究通过对意大利境内现存天津意租界相关档案史料的整合及解读,试图梳理天津意租界的城市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试图对天津意租界的城市定位及其动因进行初步探讨。  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明确研究目的及意义,重点介绍意大利境内现存天津意租界相关档案史料的
窑洞是我国一种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它主要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带的陕西、甘肃、山西、河南等地区。地坑窑作为窑洞的一种,不仅体现了传统民居特色,而且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学思想,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柏社村位于陕西省三原县,现存有大规模的地坑窑,被称为“地坑窑第一村”。该村距离三原县城25公里,因曾广泛种植柏树而得名,但因历史上战争对村落的破坏,大量柏树被毁,如今村落内多种植果树、楸树。  改革
学位
传统商业街是指在城市老城区中长期存在并延续至今的以传统小商业及行业集中为主要特点,以传统建筑形式及城市肌理为环境状态的区域集合商业载体。这种商业形式区别于现当代购物环境,往往在空间尺度、场所意象、城市角色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传统商业街区在城市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秉承商业职能,构筑出特有的城市风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传统商业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传统街区往
金代长城军事聚落是包含多个遗产要素的人工防御设施,是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重要素于一体的大型军事设施,具有跨度广、要素种类多的特征。研究选择金代长城军事聚落为研究对象,以宏观、中观、微观为主要视角,基于金代古籍史料、当代考古成果、调研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SPSS等量化研究技术与方法,揭示金长城军事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  先将金长城军事聚落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筛选,导入地理信息系统(G
学位
当今全球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达到5.6亿的乡村地区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重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现有的乡村养老设施在数量以及品质方面不能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这对建设大量高品质养老设施提出要求,但随之而来的是能源大量消耗与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与我国提出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政策背道而驰。因此,为了高效利用能
我国乡村建设问题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这股“建设浪潮”的推动下,未被列入“传统村落”的普通村落正面临着民居文化消逝的困境。这些逐渐消逝的老房子凝聚着朴素的生活智慧与醇厚的乡土文化,对它们的保护、修缮及更新,赋予其新的生命价值是传统技艺、民居文化传承的关键一步,更是“乡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特色营建。  湖北郧西县刘家湾地区,紧邻长江支流汉江--天河,村域环境优美、民俗文化浓厚是七夕文化的发
学位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这项涵盖全国的大规模移民活动,正在大举冲击着各处的贫困乡村聚落,打破了传统自然生长中乡村聚落的内向性和封闭性。在如火如荼的“搬迁——安置”建设过程中,千篇一律的“城市公式”的套用,使乡村出现了大量“棋盘式”的布局,与当地的地理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习惯严重脱节,充满地域特色的乡村传统人文历史环境正在一天天消逝。只有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以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生产特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随之带来生活、工作压力也与日俱增,久居城市中的人们开始产生逃离城市回归乡村的倾向。乡村因为优美的自然风光、传统的地域民俗文化等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以及近几年国家全域旅游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乡村旅游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与其旅游服务关系密切的游客综合服务中心的建筑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存的一些乡村游客中心或存在规模小、或存在选址不恰当、或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那么,我们在要注重继承与发扬城市文化精神、延续城市历史脉络的同时,城市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工业遗产旅游作为一种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方式,在国外已经发展成熟并取得大量成就。在我国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中,唐山市作为重要的一员需要提高自身经济水平,通过工业遗产旅游的与其它城市紧密相连。  21世纪以来,国
自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不断加速,从一线都市到全国各地的中小型城市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浪潮中不断更新着面貌。虽然现代主义的初衷是希望创造理性化,适应工业时代的建筑,但是在其被实践的近百年中,建筑的普遍商品化、城市千篇一律等问题也十分严峻,收到了各种批判的声音。面对“千城一面”,城市建设“去精神化”等问题,建筑师们不断地做出新的努力,在建筑实践中尝试一种又一种解决的办法,同时给后世留下了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