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告,简单的解释是“广而告之”,其目的是为了招徕顾客,沟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使供求渠道更为通畅。事实上,广告无处不在,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广告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给予广告日益密切的关注。语言学家们一直对广告语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现今对于广告的研究大多数都着眼于文体,翻译以及文化这三个方面。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广告讲究的是其影响力,即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内达到较强的效力。在公众看来,广告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最简化的言语,它本身就体现了语言的省力性。本文试图从美国语言学家George Kingsley Zipf所提出的省力原则的角度分析广告,尝试从广告人出发来观察广告这一本来就相对经济的言语中的省力与不省力,试图确认省力原则在广告人与受众之间的适用性。省力原则,就是在语言的使用中花最少的力气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在语言领域,Zipf承认有两股互相矛盾的力量。一股是“统一力量”(the force of unification),以简化为目标。另一股是“分化力量”(the force of diversification),以反歧义为目标。(姜望琪,2005)Zipf认为所谓的省力只是一种概率,是一种平均量,人们在交际时只有在上述两股力量或两种原则之间达成妥协,达成一种平衡,才能真正的省力。但本文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广告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省力的平衡点都倾向于广告的受众即潜在的消费者。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商业广告的定义功能,前人的研究方向与成果;第二章对省力原则的来龙去脉给予了详尽的介绍,并且对与之相关的语言学理论作了简要的说明;第三章阐述了省力原则之于广告的适用性;第四章是通篇的核心,论证省力原则与商业广告策划的关系,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资料搜集方式,分析了广告策划中有可能会碰到的问题以及广告策略的重要性,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广告例证从心理,文化以及传播途径三方面进行论证;第五章得出论证的结论,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提出相应的研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