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仍将是21世纪驱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能源之一。围绕石油不见硝烟的战争甚至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仍将频繁上演。预计,2030年中国石油需求大约为7.4亿吨,产量只有2.1亿吨左右。加之国际油价的不断波动以及地缘政治动荡不安等不确定因素的交织,石油供应安全始终是个焦点热点话题。 石油供应安全与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走出去的石油企业获取的产油地块几乎都分布在经济社会不稳定地区。战略石油储备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应对变化提供了缓存空间,也成为更具广泛意义的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的措施。 中国石油储备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管理模式仍处在探索阶段。一方面作为消费大国的国情不能改变,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必然不断提高。另外,中国没有应对任何关于石油供应中断方面的经验,对外的国际交流也非常有限,很难获知最新的经验和理论探讨。这些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和小觑。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战略石油储备系统中存在着很多非线性因素,如油价、石油需求量、供应量等等。这些非线性因素无法用简单的数学表达式表示,而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DSS中含有表函数可以很好的刻画这些非线性因素。系统动力学是研究系统反馈结构与行为的一门科学,认为只有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反馈系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有两大优点:一是能够有效的刻画延迟问题;二是能够有效的刻画反馈问题。战略石油储备系统中也存在很多延迟,发现问题需要时间,决策需要时间,作出决策后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也需要时间。系统动力学软件能够帮助建模人员很好的表示不同的延迟类型,这是其他建模方法无法实现的。同时,系统中存在大量的反馈。因此,本文选用了系统动力学适合用来研究“战略石油储备问题”。 本文分析了世界各国及我国的石油供需现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完成了由定性研究到定量探讨的研究路径。定性部分,包含了战略石油储备的现状全面分析,基于价值链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战略石油储备的决策层、执行层、战略层三级管理体系的提出,基于国外石油储备管理体系总结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方面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立法方面的意见建议。重点放在了最后部分,从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影响整个系统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仿真,全面系统的分析了影响战略石油储备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定量研究了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规模、天数等问题。改变了以往定量分析基本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研究,或已有的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我国战略石油储备问题的研究都只是以一个或两个重要因素作为变量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回顾了中国战略石油储备领域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从概念界定入手,介绍了本文所指的战略石油储备的概念和内涵,然后分析比较国内外战略石油储备的现状,发现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存在的问题和理论研究的差距,提出了本文的拟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其次,重点从我国现情的战略石油储备一期、二期工程的建设进展现状为回顾主线,针对我国现行的石油储备管理运行模式,并考虑到了石油市场的透明性和国际性,以价值链理论和核心竞争理论为依托,以最终建立适应有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适应市场变化的石油储备管理体系为目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决策层、执行层、操作层的三级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管理体系为过度,探讨了现行国情下适合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管理体系的最优模式,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 第三,本文之后系统对比分析了国外有代表性,且现在管理运行比较成功的几个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的管理运行体制。进而在以上述提出的三层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另一条不容忽视方面---法律保障提出意见建议。从而完成了定性层面的战略石油储备的论述和分析探讨。 第四,本文在较全面的总结分析了石油市场的发展、演变和发展趋势预测的基础上,从定性的理论探讨进入到了定量的研究。构建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DSS)软件绘制影响战略石油储备的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回路图和经济能源系统的存量流量图。通过仿真分析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讨: 1、仿真分析了油价、GDP以及替代能源对战略石油储备的综合影响,并预测了2030前的战略石油储备总量等因素的变化。通过改变影响因素的值,分别仿真了单个因素(油价、单位GDP能耗、石油进口依存度、替代能源等)以及综合因素对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影响,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了检验验证。通过仿真,可以得到不同GDP能耗下,不同GDP增长率下,以及煤炭、天然气和新能源不同的增长率条件下(参数值)对中国战略石油储备总量、天数以及进口依存度的影响。 2、仿真分析了石油供应中断对战略石油储备的影响。按照国际能源署对其成员国规定的石油供应安全预警标准,给出了石油供应中断影响战略石油储备的的存量流量图,在经济能源系统仿真模型基础上,仿真了2002-2030年供应短缺大于上一年进口量的7%时的石油供应中断规模、进口依存度变化。 3、仿真分析了储备成本对战略石油储备的影响。分别改变了国际油价、储备库建设运营成本、给出了储备成本和战略石油储备之间的存量流量图,仿真了2002-2030年储备成本对战略石油储备总量、储备成本和进口依存的影响。 最后,依据仿真分析及其预测结果,给出包括“加快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扩大石油进口的来源,减少石油供应中断风险”、“多渠道筹集储备资金,降低成本”、“鼓励技术创新,降低能耗,提高石油产能和利用率”等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石油储备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