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随着性生理的变化,由于性教育的缺失,其性心理面临极大的考验。研究表明,随着网络色情的传播、单亲家庭的增多、艾滋病蔓延的加快等社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性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考察初中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性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关系,以探索影响性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开展对初中生的科学性教育提供依据。本研究对改善初中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洛一和郑勇编制的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与Armsden和Greenberg编制的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PPA)对541名初中生的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性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关系进行调查研究,采用SPSS16.0和AMOS5.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如下:(1)亲子依恋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的变量上存在差异,表现为:初一学生的亲子依恋质量最好;独生子女的亲子依恋质量好于非独生子女。同伴依恋在性别变量上存在差异性,表现为:女生的同伴依恋质量好于男生。(2)性心理健康在性别、年级的变量上存在差异,表现为:初中男生在性心理总得分上高于女生。在维度上,男生的性知识、性控制力与自身适应好于女生。初一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最差。(3)对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性心理健康进行两两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显著相关,亲子依恋与性心理健康、同伴依恋与性心理健康的相关和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一致。(4)对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性心理健康回归分析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亲子依恋通过同伴依恋影响性心理健康,同时亲子依恋也直接影响性心理健康。结论:亲子依恋不但对性心理有直接预测力,而且它可以通过影响同伴依恋,进一步对性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同伴依恋是亲子依恋对性心理健康作用的一个部分中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