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与科技类小型民企创新共同体的建构——基于三家民企的案例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haiku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互联网的核心转变为产业互联网和服务互联,即通过互联网打通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和服务升级。有数据显示,中小微企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而中国小型民企面临外部融资困难、创新人才匮乏的双重困境。有研究表明,中国小型民企的资源获取大量依赖“社会关系”。而互联网广泛的连接性,为个体之间的联结、沟通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式,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也超越了血缘、业缘等的局限,因共同的目标、身份认同、兴趣联结等集结在一起,并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集体行动,为小型民企关系网络的建构提供了新的途径。由新媒体技术开启的更具新型化、互动性的接触方式和交流方式,必然导致小型民营企业关系网络新的构成和建构机制。本文在新媒体技术发展为背景,对新媒体技术与小型民企关系网络建构的作用机制展开研究,旨在了解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哪些技术特征影响了科技类小型民企的新媒体技术使用?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小型民企关系网络(本文定义为创新共同体)具有哪些特征?其建构机制是怎样的?
  本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基础理论,新媒体技术作为重点考察对象,聚焦企业主为核心的“创新”关系网络并定义为创新共同体,采用多案例研究设计,分别探究互联网发展的三个时期(PC时代,1994-2004;移动社交时代,2004-2016;智能媒体时代,2016至今)的新媒体技术发展、科技类小型民企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交流与实务(新媒体使用与行动者网络建构)和基于新媒体技术应用及活动、实务而形成社会安排或社会组织形式(创新共同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互动逻辑和社会结果。
  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PC时代新媒体技术对于传统的人际沟通模式以及组织沟通模式影响较小。科技类小型民营企业主要通过私人机制和政府机制发生作用进而形成“单中心”辐射式创新共同体。这一时期创新共同体以企业主为中心,以企业主个人关系网络为基础依托;网络成员比较单一,情感因素致使关系固化;原生与衍生关系交织向外围辐射。
  (2)移动社交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参与性、协作性和分布式实践显著提升,实现了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日常生活网络化,改变了公司内部、公司与外部组织间的沟通形式,互动更具双向性和动态性,企业组织形态更加扁平化。科技类小型民营企业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和媒介机制发生作用,企业关系网络向“多级”渗透式创新共同体演化。这一时期创新共同体由若干的利益网络和工具网络构成,呈现“多级”状态;资源通过交错的社会网络关系分支在网络个体间相互渗透;相对固定的网络位置,基于利益和工具的理性互信、互动、互惠程度高。
  (3)智能媒体时代数据驱动的新媒体实现了人与万物的连接,内容生产、分发渠道与用户体验等媒介要素发生颠覆性变化,企业内外部的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小型,且组织结构流动性更强,跨部门的渗透更强。科技类小型民营企业主要通过联盟机制和媒介机制发生作用,形成“立体”嵌入式创新共同体。这一时期共同体日趋小型和多元化;企业通过新媒体技术建构与融合强弱双重关系,实现绩效的最大化;在关系网络的形成与维护中,信任与身份认同等的嵌入作用愈发深刻与显著。
  (4)科技类小型民营企业创新共同体的建构是由器物(技术)、个体惯习共同作用的社会结果: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演进和互联网设备的革新让社会信息和情感的流动异常频繁,同时由于个体(关键行动者)能量的差异导致的媒介使用能力参差不齐,进而影响组织新媒体技术的采用以及沟通形态。
  (5)作为行动者的新媒体技术一方面凭借其带宽、移动性等技术特征实现作为互惠工具,同时积极参与信任、身份认同等价值理性的再造,成为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积极力量,以达成小型民企创新共同体成员彼此的利益互惠与情感共享,呈现出从遵循技术逻辑过渡到关注人的主体性的整体发展线索。
  本文采用了结合科技(新媒体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整合研究路径,聚焦科技类小型民企的创新过程,用创新共同体定义小型民企利用新媒体技术建构的创新关系网络,探讨新媒体技术、企业主的新媒体技术使用和创新共同体建构的互动,一方面拓展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应用的空间,为小型民企关系网络建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解释性框架,同时为中国民企的现代化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媒介形态的变更,新媒体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成为大众的主要使用媒介,自媒体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自媒体的出现给媒体生态带来了巨大的震颤,而传统媒体的话题引导力则遭到削弱。本研究以《中国青年报》为传统新闻媒体的代表,在其2016年到2018年的报道中随机选取了304篇与青年形象相关的样本;同时,以微信公众号为自媒体研究平台,在微信自媒体2016年到2018年发布的文章中随机选取了301篇
以维权为目的的群体动员,是当前我国城市住宅小区最常见的社会集合行为,而微信群这一新型社交媒体成了其发生的新兴场域。相应地,群体动员的结构、话语表达和机制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并最终影响群体动员的效果,且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以南昌市地中海阳光住宅小区业主A群为研究个案,采用虚拟民族志与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收集资料,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索。研究发现,微信群群体动员的过程是结构、话语表达、机制三者相互配合
学位
随着互联网传播与娱乐文化的兴起,电视受众不断分流,加之娱乐节目新鲜感的日益丧失、品质品位普遍缺乏,几乎整个电视娱乐市场尽显“疲软”之态,尤其是电视综艺节目面临着大洗牌。近两三年,慢综艺正以一种全新的文化内涵和节目理念加入了国内综艺节目市场的战局。慢综艺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追求和“慢生活”理念,辅之以优质的节目内容、平和的叙事、舒缓的节奏等,引导人们回归生活的本质,成为时下浮躁的综艺节目市场的一股“清
移动互联的发展与普及促就了人人通过媒体进行社交的媒介景观,社交媒体成为成年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也提供了中学生随时随地在线交流的网络场景。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中提出场域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场就是一个有结构的社会空间,一个实力场——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有在此空间起作用的恒定、持久的不平等的关系——同时也是一个为改变或保存这一实力场而进行斗争的战场。”①中学生在社交媒体中亦形成了这种话语场,
学位
国内婚恋电视综艺节目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至今,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历程,伴随社会的变迁和人们需求的转变,电视媒介为不断迎合受众的需要,对节目内容生产进行了深层次挖掘,更多的元素被运用到综艺节目中,在这个婚姻恋爱极具快餐特点的时代,带上父母现场相亲,让这场电视媒介倾力打造的相亲仪式增添了些许正式感,而父母视角的融入,也引发了新一轮婚恋观念、代际差异等一系列问题的持续关注和讨论。快速变迁的社会带来了代与
本研究结合新媒体背景以社交网络平台上的明星粉丝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当代粉丝群体所生成的饭圈文化仪式化传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查阅有关粉丝文化的文献资料,在前人对粉丝文化研究的基础上长期地深入观察当代明星粉丝群体的行为,试图梳理出粉丝文化的新内涵、新发展。沿寻传播仪式观理论的研究思路来论述饭圈文化的仪式化传播以及结果。在仪式化传播过程中,明星粉丝群体以身份认同为驱动力以符号互动为武器不断聚集,并交流
学位
在全球文化工业的浪潮中,电视节目模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一段时间以来电视节目模式的自主创新程度和自主研发能力不尽如人意,在国际节目模式交易市场处于劣势地位。中国引进境外节目模式的数量远超于节目模式出口的数量,我国电视节目模式处于严重的贸易“逆差”状态。这不仅阻碍了我国电视节目模式市场的健康发展,节目模式的单向输入还会造成一定的文化霸权现象。为了改变我国在国际节目模式开发
学位
企业社会责任是当下中国正在被广泛讨论的重要课题,作为一种创新的社会治理手段,地方各级政府在努力提高当地区域责任竞争力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政府扮演着多重角色,积极引导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但仍有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媒体的积极参与被看作是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手段。从理论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置理论、媒介的社会责任理论、“把关人”理论等都说明了媒
学位
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互联网深入到千家万户。这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及时性与快捷性兼具,为品牌传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以互联网为媒体进行品牌传播彰显出定向性的特点,并形成良好的互动,拉近与品牌用户之间的距离。互联网广告的形式有多种,与传统媒体、平面媒体、电视和收音机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实施品牌营销传播时,如果采用了互联网模式,传播的精确性更高,并把个性化和趣味性的特点彰显出来,不仅如此,互动性
学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市场上出现各类互联网新兴产品,直播、短视频纷纷进入爆发式增长的时期,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移动短视频市场,出台各项短视频扶持计划。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占网民整体的75.8%,用户使用移动短视频应用以满足碎片化的娱乐需求。随着时间的发展,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由最初的野蛮生长变得逐渐成熟理性,目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