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跳跃型脊柱结核患者部分节段采用手术治疗,部分节段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案。通过比较术前与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JOA量表,COBB角,ESR手术前后的变化等指标明确个体化治疗效果并探讨跳跃性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河北联合大学附属骨科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经临床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确诊并手术治疗的跳跃型脊柱结核患者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31岁(平均年龄44.7岁)。所有患者均有局部疼痛病史,包括颈部、胸背部、腰背部的疼痛。其中有4例合并下肢的疼痛,3例有神经症状(1例Frankel D、2例FrankelC),病变累及脊柱不同节段的多个椎体。手术前所有患者均填写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ous Score, VAS),JOA量表,测量Cobb角(测量方法:根据X线侧位病椎的上位椎体上缘及下位椎体下缘各做一条关节面的切线,两条直线分别做一条垂线,这两条垂线的交角为Cobb角)。所有纳入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病椎所处位置,可采用适当手术入路,如采用前路或后路或者前后路联合入路,以及劈胸骨入路等。因跳跃性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大,出血多,患者难以承受,可根据椎体破坏程度,脊髓有无受压,有无脊髓神经症状,是否存在脊柱不稳等情况以明确病椎是否需外科治疗或非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加强营养支持,术后48h~72h时拔除负压引流管(胸腰椎引流量<50ml/d,颈椎引流量<30ml/d),10天左右拔出胸腔闭式引流(据CT检查,胸腔积液明显减少,引流管不能引出或少量引出液体),严格卧床3个月。术后随访记录VAS评分、JOA评分、血沉、神经损伤的恢复情况,术后复查时均拍摄X线片测量Cobb角的恢复情况,并且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作比较,明确Cobb角恢复率与丢失率,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拍摄CT,检查植骨融合情况、有无骨吸收、椎体塌陷。术后定期监测血沉情况。并对复查情况详细记录。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手术治疗的部位与非手术治疗的部位均治愈。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各评价指标变化明显:⑴VAS评分由术前的6.95±1.27降为术后的3.47±1.17,末次随访为0.58±0.69。术后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⑵JOA评分明显提高,术前25.63±2.83,术后26.68±2.00,末次随访为28.47±1.47。手术前后显著差异(P<0.01),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⑶Cobb角治疗前后有明显的变化,术前为23.45°±6.35°,术后为11.55°±1.54°,末次随访为11.70°±1.56°。术后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末次随访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⑷血沉治疗前后变化明显。术前为47.53±9.70,术后为30.47±4.38,末次随访为20.95±2.78。术后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末次随访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根据术前影像学表现及术中所见区分固定范围,根据病椎破坏程度及患者自身情况,对于骨质破坏严重,脊柱后凸畸形,脊髓及神经根存在压迫,且存在神经损害症状及脊柱不稳应者采取手术治疗。对于骨质破坏轻,无神经症状,脊髓及神经根无致压物,脊柱稳定性好的节段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此种个体化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