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语言学、心理学领域里的学者普遍认为说话者“所说”的常常是不确定意义,而且它以非字面的方式包含语用确定意义。针对这种意义Grice(1975,1989)提出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的学说,此后,不同的学者试图完善他提出的这个概念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如明示(explicature,Sperber和Wilson1986;Carston1988;Recanati1989)、一般会话含义(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Levinson1995,2000)、隐含(impliciture,Bach 1994)。本文首先从回顾上述学者的争论入手,支持归类为隐含理论的一些论点,并针对会话含义的各层面给予合理的界定,同时提出相关依据。然后,本文将通过实验方法论证人们对隐含的认知是否有意识的。格莱斯学派认为人们不能有意识地区分隐含、明示和暗示。但是,关联理论学派则认为隐含可以被有意识地认知。针对这个问题,一系列实验得出的结果迥然不同。因此,在本研究设计的两个实验中,我们试图验证(1)人们在交际中能否有意识地解读它?(2)在暗示(implicature)的推理过程中,它能否起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人们总是有意识地区分这些意义之间的关系,而且隐含意义在暗示的推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我们的实验结果支持了关联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最后,我们在综述前人关于隐含的两种处理模式(默认模式与未指定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第三个实验,以验证(3)哪一个模式更符合人们的隐含理解方式?实验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默认模式。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格莱斯学派和关联理论学派之间的争论,仅靠这些实验研究的推定方法无法解决,除非两派能够相对放宽自己严格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