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鄂尔多斯高原泊江海子地区BJH01孔湖泊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以AMS14C测年为框架,利用BJH01孔438 cm沉积物岩芯的孢粉、粒度以及烧失量等代用指标,初步重建了泊江海子地区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此外通过对比分析区域气候记录,探讨了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古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并对其响应机制进行了简单讨论。本研究取得的结论和认识主要有:1.以10个可靠的AMS14C年代为框架,利用BJH01孔孢粉、粒度以及烧失量记录高分辨率的重建了泊江海子地区11,820 cal.yr BP以来植被和气候变化。11,820 cal.a BP以前,钻孔处为风成环境,流域发育荒漠或草原化荒漠,气候寒冷干燥;11,820~11,390 cal.a BP,湖泊形成,流域植被好转,降水略增加,气候变暖湿;11.390~7510 cal.a BP,湖泊维持高湖面,降水增加,区域植被演化为阔叶疏林草原,气候温暖湿润,其中10,500~8500 cal.a BP为最宜期;7510~6800 cal.a BP,湖泊水位降低,区域植被退化,气候变干;6800~1590 cal. a BP,气候总体波动变干,其中5000~4000 cal.a BP为湖侵阶段,气候湿润,4000~1590 cal.a BP为湖退阶段,气候最为干旱;1590 cal.a BP以来湖泊扩张,水位升高至钻孔位置以上,流域植被为典型草原,气候同现在相当。2.泊江海子重建的全新世气候变化序列与区域乃至更大尺度的气候变化具有相关性,表现出早全新世湿润、中晚全新世变干的趋势,是季风系统通过海气耦合对北半球夏季日辐射增加的快速响应。